更將燕地守衛全盤交於原遼國降將郭藥師等部,如此輕率,世之罕見。
朝廷的歌舞生平也同樣影響到軍營,各路禁軍軍紀廢弛,操練鬆懈,甚至有將領故意令編制不滿員,以保留缺額,冒領和私吞軍俸。
平定軍營也不例外,本來按照軍制,將士每日一操練,每月一校閱。當年為收復燕雲,朝廷也曾勵精圖治,先後制定了各般戰陣之法和各種教閱之法,甚至詳細規定了步軍操練的“步射執弓、發矢、運手、舉足、移步及步用標排”和馬軍操練的“馬射六事、馬使蕃槍、馬上野戰格鬥”等條文並繪圖闡明,命令諸軍將士務必人人習誦,號稱“最為密微”。而這些常規常例,也隨著朝廷的輕率和將領的嬌縱而日漸荒廢。
小五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雖然他從來看不上官軍的紀律和戰力,但此刻身為其中一員,卻不能不希望做出改變,以他此刻的效用之身,所影響的不過是一道出來的同鄉子弟。
古人言親,五服之外就是鄉黨,軍中鄉黨尤其親,只因到了生死瞬間的沙場,子弟兵更能同心抱團。這群相州子弟兵,逐漸會聚在小五的身邊,其中,自然有王貴等“敢戰士”舊部擁躉的原因,當然也離不開小五的德武兼備足以服眾。
小五的武藝自不必說,入營不久,即以超強的弓力和百發百中的射親升為偏校,這偏校之職,乃是最末等的小武官,手下帶有十兵,主要負責夜裡巡更,卻是個苦差。其時天下太平,其他巡更的小隊時常偷懶,隨便走一圈便找地睡覺。惟獨輪到小五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