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3 / 4)

小說:大嶽傳 作者:蝴蝶的出走

階下:“原來小壯士使的是楊家槍,莫怪敢誇海口!”

“楊家槍,難道楊小哥是楊老令公的後人?難怪了,難怪了……”眾人議論紛紛。

“是麼,我尚未出槍,陳教頭倒先看出了。”楊再興不置可否,微微一笑,“既是如此,且吃我一槍吧。”

楊再興嘴裡說著,手中鐵槍便樸實無華地直直一戳,去勢不緊不慢,唯一有異尋常的是那紅纓兒居然無風而起。

陳教頭看著槍頭遞過來,臉色一變,“啊也”一聲,竟翻身載下馬來,又一個懶驢打滾爬起來,灰塵滿身,大叫道:“反了、反了!竟敢謀害考官……”

觀戰的眾人忍不住想笑,卻無人笑得出來,因為大家都看得清楚,楊再興的槍只遞了一半便停下來,連衣角都沒碰到,陳教頭卻自己掉下馬來,委實匪夷所思。

記錄的小吏卻是公道人,提醒道:“陳教頭,他的槍還沒靠近你呢。”

“哦,是這樣?那本教頭怎麼墜馬了?妖術,一定是妖術,快將這妖人趕出場去。”陳教頭兩眼一翻,惱羞成怒。

“這樣的考官,小爺還懶得投軍呢!”楊再興鏗鏘擲下這一句,一拍馬,徑直去了。

小五暗道一聲可惜,這樣一個為將之才,卻被這樣一個花槍考官給攆跑了,官軍如何壯大?楊再興那一槍也只有他看得明白,槍勢如虹,就如當日在北國所遇的瘋羆,散發出一股殺氣,而陳教頭則如受驚的小獸,摔下馬來純是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小五自忖自己的槍法遠未達到這等境界,楊再興的年紀比他只小不大,卻不知是如何練成的,莫非真是楊老令公的後人,才繼承了百戰精粹的揚家槍法。

或許真被楊再興那一槍嚇破了膽,在接下來的考教中,陳教頭一直心神不寧,這一干“效用士”的投軍者,十之*過了關,填了投軍狀。小五也第一次披上幾曾羨慕的緋紅戰袍,正式成為大宋官軍的一員。

十幾個新“效用士”,換上新軍服,領了頭一份軍俸,再一起來到刺字棚下,由刺匠按花名冊在虎口刺上“平定軍廣銳軍效用”幾個小字,乃是被分撥到河東路平定軍的屯駐禁軍——廣銳軍旗下。

出了小校場,這班新舊同袍便找了一家茶酒店,搭夥會食,當上不用刺面的“效用士”,不亞於書生中了貢士,個個喜氣洋洋,店主也識趣地送了一罈酒。

趙鬍子等幾個“敢戰士”舊部對小五口口聲聲“嶽隊官”,勾得幾個新同袍直問緣由,王貴、徐慶和張憲三人有心樹立小五的威望,便將攻燕之戰又講了一通,這一下,也由不得小五不做個隱然頭領了。

然後,眾人各自回家,收拾行裝,攜家帶小,準備啟程。原來按大宋募兵制,軍眷可以隨軍,軍隊不僅養兵,連士卒的妻兒也一併贍養。

這時,岳家上下最高興的,莫過於小五的渾家劉荔,一直操持大家庭內事、不勝辛苦的她,終於又可以過上輕鬆的小家生活。而小五,也由此向生平的大志邁出堅實的一小步。。 最好的txt下載網

'叄拾' 百戰死

平定軍乃地名。大宋全國分為二十四路,京師開封府不在其內,各路下設府、州、軍、監,大致平級,其中軍多設於要塞,監多設於礦區,也有部分軍、監隸屬於府、州,再往下便是縣。後世的知府、知州、知縣等名,即起源於宋。

平定軍以宋太祖、宋太宗平定北漢而得名,距離相州約三、四日路程,介乎太原府和真定府之間,是連線河東與河北路的交通要衝、一個不容忽視的戰略要地。

因此,小小的軍城雖然只有幾百戶人家,卻駐紮了五指揮不同軍鐘的人馬,其中步軍為神銳軍、宣毅軍各兩指揮,兩千人;馬軍為廣銳軍一指揮,五百騎;再加上軍眷,足有上萬人,比城中居民還多,故而,這平定軍倒似個大軍營。

當分撥到廣銳軍的相州二十五個“效用士”抵達營地的時候,那些沒見過世面的軍眷和十幾個第一次從軍的“生丁”,面對如丘的刁斗營房和如雲計程車卒將校,一個個驚歎不已,尤其是小嶽雲,樂得連翻了幾個空心跟頭。惟獨小五這一干“敢戰士”舊部,卻是在十萬人馬的劉延慶大營呆過的,並不稀奇。

二十五人先往指揮使處報個到,照例接受了一番訓誡,便被分在同一都,又在都頭處領了月糧和衣帛,方住進騰出的營房,開始完全新鮮的屯駐生涯。

平定軍本來臨近北部的宋遼邊境,卻因為燕境的迴歸而變成內地,戰略地位隨之降低。而朝廷卻對新接壤的強鄰大金國毫無防備之心,依舊將重兵擺在西北的宋夏邊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