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方法】
1。確定適合自身的大步走的步幅
1)確定平時走的自然步幅:在鞋底上沾少許的水,在路面上行走。在潮的腳印上作上標記並測量出具體資料;
2)在習慣性步幅前多加10厘米,並做出標記,測量出加大後步幅的具體資料;
3)在路面上,按照大步的步幅資料,分別做出10步的記號,然後反覆練習,直到能找到大步走步幅的感覺。
2。關鍵動作
邁腿時要適當抬高腿的高度,加強後腿的蹬地力量;注意雙臂的擺動要強勁。做到用力走出每一步。
【適宜人群】
適合各年齡段人群,心肺功能低下者,腿部肌肉力量不足者。感冒發燒期間暫停練習。習慣性頭痛患者不宜。
【練習強度】
最好的步行鍛鍊時間是15:00~21:00(糖尿病患者更要遵守這一點);一般鍛鍊路程應不少於3000米(或30分鐘),也可根據年齡進行調節,但只要定下,就不要隨意改變,等完全適應這種強度後再進行調整;在進行健步走的過程中,為自己設定一段距離,在這段距離上,進行大步走的鍛鍊,經過鍛鍊後,如果能達到在100米的距離中男同志用100步走完,女同志用110步走完,就會有良好的健身效果;每次步行的速度儘可能一致,最好像列隊行走一樣有節奏;每週不能少於5次,一個鍛鍊週期為3~6個月。
【健身功效】
可以更有力地加快全身血液迴圈的速度,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心肺功能;增加了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肘關節、肩關節的活動強度,讓這些部位的肌肉、韌帶、肌腱更強健更富有彈性。
【注意事項】
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可以逐步嘗試儘可能的走大步,每一次大步走的時候並不需要快,而是一定要講究質量、把步子邁出去,邁得越遠,越大越好;須做好準備活動,尤其是應注意要活動腰部,鬆開跨和髖關節;作好腿部活動,拉開韌帶,不要忽視腳踝的活動,防止在進行大步走時傷了關節和韌帶;應注意循序漸進,不要急於求成;雨雪天氣應提高警惕,防止因路面溼滑而摔到受傷。
散步:抗癌的最佳方式
抗癌是防癌的關鍵之一。人的一生隨時都可能遭受癌細胞的侵襲,所以增加體內的抗癌成分是防癌的關鍵之一。而散步是癌患最好的運動方式,在各種運動中,我們提倡散步,因為它最適於癌患,對康復最有益處。另外,美國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每天散步半個小時,不管速度快慢都有益於心肺健康。
2。上工治未病:智者寧可防病於未然,不可治病於已發(2)
【操作方法】
1。散步的姿態
正確的散步,應該是抬頭挺胸,雙臂要隨步行的節奏有力地前後交替擺動,路線要直。步履要輕鬆,有如閒庭信步。
2。散步的速度
緩步:指步履慢,行走穩健,每分鐘約60~70步,適合於年老體弱者及飯後運動;快步:每分鐘約120步左右,適用於健康者;逍遙步:指走走停停、快慢相間的散步,適用於病後康復和體弱多病的人。
3。散步時間
一是清晨散步,置身花草松柏之間,則可爽精神而調氣血。二是食後散步,古人認為:“飯後食物停胃,必緩行數百步,散其氣以輸於脾,則容胃而易腐化”。三是睡前散步,可使精神放鬆,促進睡眠。其他時間都可散步,貴在堅持,久必獲益。
4。散步中的呼吸
散步前應該全身心放鬆,適當地活動一下肢體,呼吸要調勻,平靜而和緩,然後再從容邁步,怡然自得,摒棄一切雜念。散步時平穩而有節律地加快、加深呼吸。
【適宜人群】
適合各年齡段人群。
【練習強度】
以稍稍出汗為度。每天走1~2次,每次走30分鐘以上,每週步行5次,運動後的心率控制在每分鐘170次減年齡數。快步走時的心率以不超過每分鐘100~110次為宜。
【健身功效】
暢通氣血,防治腿脹、靜脈曲張和痔瘡等疾病;對胃腸進行有效的“按摩”,會促進和改善胃腸的消化和吸收;改良心肺功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調節神經,消除疲乏,愉悅身心;有利於防治腫瘤,防治失眠。
【注意事項】
中老年人步行時,應由少到多、由慢到快、循序漸進;若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