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明白地寫下了這樣的文字:人類為進步付出了太大的代價,而且正在付出更大的代價。任何進步都要消耗自然資源。我們能不能夠少消耗一些自然資源呢?或者儘量消耗迴圈再生的可利用資源呢?我們能不能在一個和諧自然協調發展的世界裡取得進步呢?應該是可以的。讓我們像真正意義上的獵人那樣去對待自然世界,在索取之前,先想到迴圈再生。讓我們心中有莽莽野山。野山在,有將來。野山亡,天地茫茫。
《犭昔》難能可貴地將廣東客家農村生活風情熔鑄到小說創作中,塑造了像水秀、黃豬嫂這樣堅忍頑強、身上凝聚著中華女性傳統美德的客家女人,刻畫了一群形態、性格各異的三代客家男人。特別是文字中對於客家方言的巧妙運用,對客家婚俗、生活習俗、狩獵習俗等具有鮮明地域色彩和族群特色的文化的描繪與敘述,賦予了作品豐富的地域特徵和民族風格,顯示了作者深厚的生活積澱、客家文化積累和一定基礎的文學素養準備。
小說的不足之處,是人物性格沒能充分展開,故事情節懸念、伏筆和戲劇性衝突較少,在敘事節奏的把握上還欠火候。但,不言自明的是——這是一首獻給往昔歲月的輓歌,是為獵人、為綿延了數千上萬年的人類的狩獵生活唱的一曲輓歌;是一首獻給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諧社會建設的讚歌,是為人類協調可持續科學發展呼唱的一首長調。這,就是這部頗有男性風格的小說的深刻現實意義。(深藍)
(《犭昔》,謝沛鴻著,作家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
《犭昔》作者謝沛鴻談綠色文學主張
三月十一日晚的講座以聊天互動的形式進行,參加的學生有五十多人,氣氛熱烈。謝沛鴻做了“春天有顏色 蒼天留顏色”的講座,圍繞《犭昔》這部小說,主要談兩個主題:
… 天人合一自然和諧的理想國;
… 綠色人生態的綠色文學主張。
問:謝老師,我見過您到我們學校門口賣書,也對您的口號“春天有顏色,蒼天留顏色”很感興趣,能告訴我們您的書是怎樣表現自然和諧的嗎?
答:我認為天人合一自然和諧是一個“仁”的理想國。仁字,人旁,上下兩橫是天地,天地人和諧同住,才是最大至高完美的仁啊。我們現在全社會倡導的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和諧發展嘛。《犭昔》三部曲描寫了三個象徵性的物種,野生華南虎、中華白海豚和水牛。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人類征服自然的盲動侵犯了大自然,在華南虎和人類之間出現獵殺與被獵殺的悲劇;六十年代天災人禍引起的大饑荒,人類吃所有能吃的東西包括海洋的中華白海豚。人禍甚於天災,天災源於人禍;新世紀的發達工業文明,改善了人類的物質生活,同時更大程度生造成自然的不和諧,水牛和火銃獵槍被進步工業文明所淘汰,是傳統文明與工業文明衝突的象徵。我主要是透過人類對自然加害所造成的悲劇故事,呼籲人類吸取教訓,達致一個天人合一自然和諧的理想國。
問:謝老師,我很喜歡文學,沒想到文學還可以分顏色稱為綠色文學,能給我們解釋一下嗎?
答:這是我自己的綠色人生態和綠色文學主張。綠色文學是鄉村的,田野的,山林的,莽原的,自由自在的。是自由自在的風自由自在的思維。當然,城市裡也有綠色,但是,綠色文學不是公園理修剪過的樹木,不是人工澆水栽培的草坪,不是呵護培養的盆花。這些東西雖然賞心悅目,卻是人為製造的,不是自然的綠色,籠裡的鳥不是自然的鳥,不是綠色的鳥。
文學是可以分光譜顏色的。時下流行的都市情感校園愛情類,是粉色的。反腐倡廉文學是厚重黑色的。戰爭題材被稱為紅色經典。皇朝歷史題材的文學是灰色的吧,歷史的天空加上才子佳人粉紅的愛情,調色盤就是灰色的啦。
還有白色文學,就是那些當今特別流行的,白話口語文字連篇的,沒有豐富的生活基礎寫出來的大部頭文字的時尚蒼白文學。白色文學很受白色人群的寵愛。簡單的來說,就是速食文學方便文學,就像人們喜歡吃消費特別多的泡麵和盒飯,放的味精特別多,而且還是太太牌雞精調味料。白色文學是白色感染,而且感染面很廣,就像盒飯泡麵用的過多用後丟棄的白色泡沫盒塑膠袋,給環境造成極大的白色問題。文學的白色感染很嚴重,很難治理,不過我認為會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消失。
文學像一棵大樹,有扎得很深賴以生存的根,有枯枝、有樹皮。樹葉的數量最多,享受最多的陽光,最亮麗最受人喜歡但生命最短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