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2 / 4)

小說:乘龍御劍 作者:童舟

大賽的道士,搶了一張武林貼徑直上山。到達新店,才看見黃河幫有人把守,暗忖離大賽開始時間尚早,復又轉身下山,殺了不少遊山玩水落單的武林人士。

本來以為馬天佑一死,武林盟主之位非馬天佐莫屬,只要馬天佐當上盟主,中原武林必然大亂,不攻自破。黃博的出現,令他信心動搖,而焦通武功,更是令他幾近絕望。鑌鐵神功雖然霸道,堪稱武學奇功,無堅不摧、殺人於無形,但馬天佐修為尚淺,與焦通此等數十年內功根基的高手相拼,若無法出奇制勝,時間一長,功力必然耗盡,到其時,不但做不了武林盟主,甚至有xìng命之憂。尋常內功,若在比拼中消耗殆盡,只要沒有傷及筋脈臟腑,加以調養,不久便又回覆,即便被人強迫散功,亦只是成為廢人一個,不會傷及xìng命。鑌鐵神功則不然,若耗盡全身功力或被散功,必定四肢百骸盡散,迴天無力。這便是以功養功,功盡人亡的道理。所以師父經常告誡:鑌鐵神功之霸道,傷人及已,必須慎之,凡事留功三分,打不過則逃。

以肖撻凜的xìng格,絕對會在晚上暗殺焦通。為幫助馬天佐坐上武林盟主之位,即使再卑劣的手段,亦不惜使用。當rì馬天佑能戰勝天下第一暗器魔頭唐楚衣,便是他的傑作。但吳俊輝的出現,卻徹底改變了他的做法。他是如此的欣喜若狂,他要不惜一切代價去得到一樣東西,因為這樣東西比武林盟主的吸引大了百倍。

準確來說,是妙雨師太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他的做法。吳俊輝使了一招“吐丹幻劍”,技驚四座,他只是微微動容,暗贊峨眉劍法果然jīng妙。待妙雨師太施然而來,講出這招“吐丹幻劍”的由來,並提到“天遁劍法”,登時令他喜出望外,全身熱血沸騰。

在鑌鐵神功最後一頁,曾經出現“天遁劍法”四個字。上面記載:鑌鐵神功練至最高境界,可以刀槍不入,百毒不侵,殺人於無形。而無上境界者,則是天遁劍法,成之,吐丹幻劍,百步之內取人首級如探囊取物,雖萬眾莫敵矣。

師父赤朮子(即鑌鐵神功的創始人)有一段時間長噓短嘆,在肖撻凜相問之下,赤朮子答道:“為師自創鑌鐵神功以來,苦修數十年,卻無法練成天遁劍法,如今看來,或許是天資有限。”肖撻凜大惑不解,復又問道:“既然鑌鐵神功乃師父所創,為何其中提到的天遁劍法卻無法練成?”赤朮子輕嘆一聲,說道:“天遁劍法已失傳多年,據聞內功練至無上境界,即可領悟天遁劍法,為師苦思冥想,始終無法悟通,此天資所限也,雖不敢強求,終是有所不甘。”

肖撻凜對這個師父敬若天神,暗忖連師父都無法達到的境界,自己更不必說了,自此亦絕了窺探天遁劍法的想法。如今妙雨師太竟然道破其中奧妙,說只要足夠深厚的內功配以純陽劍法,即可練成天遁劍法,怎不令他欣喜若狂?當下不動聲sè,暗自忖道:“難怪師父內功深厚,舉世無雙,卻無法練成天遁劍法,原來另有緣由,看來中原武學與域外乃一脈相通,均以天遁劍法作為無上境界。只要我取得純陽劍譜,配以鑌鐵神功練成天遁劍法,一則可以取得師父歡心,二來更不須懼甚麼中原武林,天遁劍法一出,萬眾莫敵,哈哈,到其時沙場揚威,殺宋將如踏螻蟻,那是何等風光。”

但凡習武之人,對絕世武學之追求,甚至超過功名利祿,連他這個赫赫有名,手執大權,掌控百萬軍馬的契丹大將亦不例外。他藝高膽大,心意既決,甚麼武林盟主,早已拋諸九霄雲外,在清朗的月sè中,昂昂然向萬佛頂走去。

夜sè仿似為他而動,他急掠時,風動雲湧月移;他緩步而行,風靜雲止,天上明月亦含笑卻步。背後傳來金頂上的歡笑聲,呟喝聲,甚至有人在對著山谷或群峰縱聲長嘯,聲震蒼穹。這一切,無疑是在為他進行一場血腥屠殺作出最好的掩護。

肖撻凜微微一笑,笑容中卻帶著悽苦。北宋自宋太宗年間,將每年的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普天同慶,更有團圓之意。一路上家家戶戶燈籠高掛,中秋未至,喜歡氣氛已撲面而來。他雖是契丹人,卻亦喜歡這種歡樂的氣氛,若能無拘無束的在這種燈籠高掛,徹底不閉的環境下與家人暢飲玩樂,那是何等快哉。可惜他身為契丹大將,肩負重要使命,連年征戰,想與家人見上一面,亦非易事。

對中原武林,他其實並不討厭,有時甚至覺得他們單純得可愛。戰場上的殘酷,較之武林中的打打殺殺,簡直是天淵之別。而兩國之間的爾虞我詐或各自內部的勾心鬥角,比起所謂的江湖險惡,卻又不知是強了多少百倍。

江湖,合則來,不合則散,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