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擔當嶽秀書院之首席,將書院發揚光大義不容辭,責無旁貸,千方百計,全力以赴。只是而今書院之中書生額滿,不再納賢,還望這位晚生見諒才是,況且凡入書院,一律擇優錄取,一視同仁,不可造次和莽撞。
解讀書生表情滿是懷疑,書生急忙回問,猶如穢聞遠揚:這位大師,那在下捐錢可否?
正說著書生即刻從隨身攜帶的錦囊中掏出兩個金燦燦的大元寶,捧在師父和旁觀的幾個弟子面前招搖。
師父搖搖頭,不為金錢所動,還是沒有應允。
書生沒有茅塞頓開,卻是大惑不解,一時也得不到任何的暗中相助,又禁不住師父的說辭,惴惴不安,只好自言自語起來:連捐金元寶也無濟於事啊。十年別淚知多少,不道相逢淚更多……
師父說:不入仕途,不求世俗。這位公子你為何不到其它地方投身,偏偏來到此地求學?長安的青靈書院,洛陽的上善書院,壽光的曉風書院,揚州的鳳鳴書院,昌樂的青雲書院,青城的凌雲書院,豐邑的丹青書院,連城的鵬程書院,應城的翹楚書院,還有邦郡的宏圖書院以及邯鄲的華實書院都是當朝聲名煊赫的馳名已久的名院,此外還有江湖之中的若干門派招賢若渴,不拘一格,憑爾之資質,足以找到容身之地,把自己塑造成得意門生,只要你有一顆恆心。
師父的語調之中鏗鏘裡不乏輕鬆,我奇怪師父所言竟是此情此景當中我一時的心裡話,論調語氣如出一轍,莫非真有心靈感應這一說,這分明是“串通一氣“嘛。我無從解釋,只好信手拈來“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暫且搪塞自己的猶如快馬加鞭一般湧上心頭的捫心自問。
這位書生聞訊之後不無憂傷,口吻感傷的訴說:江湖險惡,我一語難以道破。想從前少林做事正派,現如今,少林強大太過旺盛已經沒有好聽而實用且免費獲得的法號,無償提供只能短暫停留在一個人的夢境裡,或者說是僅限於當時的社會環境中,事過境遷,眼下各處寺院人滿為患,我自掏腰包都買不到或是已經買不起一個稱心如意的好法號啊,況且擠破頭似的硬是擠進去了又能怎樣和幹啥,況且看破紅塵的不染世俗的也不見得會有很好的建樹,難道只為一時的消遣和日後的落寞嗎?其它幫派在這等光景裡全都一副自身難保的景象,我去了只能是破費,進去了只能是自討苦吃。
師父若有所思,認為世事無常,哪怕真正能千古傳誦的也未必就是完美無缺的。
此時師父的感悟與書生的論述並非嚴絲合縫,也不是方枘圓鑿,只是顯得有些牽強附會,尚不構成偏離主題。
你來我往,書生與師父閒敘多時。終於等到最終——最終的結果是師父也沒有招收這個執著的追求自己夢想的書生作為書院的一位門徒。
即便這位遠道而來的公子枉費心機之後也還是沒有如願和得逞,我一時衝動的想為懷才不遇的書生鳴不平,認為師父把人家拒之門外是一個天大的疏忽,可是最終還是自己的隱忍戰勝了憤憤不平。
難道儼然法眼無邊料事如神的師父這樣做是出於大局考慮,事出有因,這樣做自然有其這樣做的道理?
可是我真的沒有想通其中包含的用意。
師父後來對我說:為人處世有疏忽就會有錯誤,有錯誤就會犯迷糊。
我聽罷師父此話,如墜五里霧,腦海裡還都是剛才書生與師父的對話,是在之前的你來我往這個過程之中的真實內容。
書生那麼說:我一心想入此門,嶽秀書院,聞者不凡,晚生請求尊師玉成,倘若達成心願,必有重謝!
師父這樣處變不驚的說:老夫我成全不得,唯有自救。
書生又那麼胡攪蠻纏的說:我還有繪畫才能,我能吟詩作畫,是一邊吟詩一邊作畫,不吟詩不作畫,一作畫就廢寢忘食。
師父沉默不語,依然無動於衷。
我在一旁聽得此話,我認為他很有天賦,承受我崇拜,我認為他很“吟繪”,我話一出口,當即被師父針鋒相對反駁我說:年紀輕輕,*入心,無藥可救,實在猥褻。
我說:師父用語真是精妙高深,弟子難以望其向背,日後怕是也不能企及,當屬最大的猥瑣。
師父嚴謹不懈的作風在此讓我終於領教了一回,師父既而追問:孟浪,是猥瑣還是難過?
於是師父予以糾正到,這裡要用難過方妥,並告誡我日後用詞要力求準確無誤,生動形象,簡練傳神,化腐朽為神奇。
這麼以來是不是太浪費口舌了,我感覺這只是順便使用了一種壓韻的手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