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2 / 4)

小說:廣陵劍 作者:蝴蝶的出走

之時,忽聽得有人歌道:“黃鶴之飛尚不過,猿猱欲度愁攀緣。……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瞳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方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地,冰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若此,噬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作的《蜀道難》中的一段,陳石星心裡想道:“人家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我沒有走過蜀道,不知是否誇張。但這段山路,確是難行,料想蜀道亦不過如此?”

那人放歌未已,一個女子已是笑了起來,說道:“表哥,我從來沒有聽過你說一個難字,怎的你也後悔此行了麼?”那男子說道:“我是怕你過不慣風霜之苦。剛才你不是還在想著家嗎?”那女子笑道:“哦,我明白了。原來你讀這一首詩,乃是諷刺我的。”

那男子笑道:“把你比作李白,那也不能算是諷刺你呀。思念家鄉,乃是人之常情,是以,以李白的豪氣薄雲,亦自不禁有蜀道難行之嘆。這首詩我還沒有唸完呢,後面有兩句是——”

那女子搶先念了出來:“是不是:‘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那男子道:“不錯,要是你當真思家的話,那我就要改兩個字奉贈你了——大理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那女子噗嗤一笑,說道:“表哥,你誤解了李白的詩意了?”

那男子道:“請教。”

那女子說道:“這首詩是李白因永王一案,被皇帝放逐,從四川回家的中途寫的。”

唐“永王”李嶙因和哥哥李亨(即後來的唐肅宗)爭帝失敗,李白曾任永王幕僚,因而也被放逐。

那男子道:“不錯,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他一生中最失意的時候。”那女子笑道:“你知道就好,李自由於宦途失意,故而想要早日還家。但蜀道難行,想要歸家歸不得,故而李白這首詩最後兩句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他平生最愛遊覽名山大川,要不是因為失意思家也不會有‘蜀道難’之嘆。他不是真正的畏難,而是由於失意,由於思家。你怎可厚誣古人。”

那男子笑道:“那麼你呢?”那女子說道:“我和李白剛好相反,這次能夠來大理,正是我認為最得意的事。”

那男子道:“為什麼?”

那女子嬌聲嗲氣的說道:“你是明知故問,我,我不說!”那男子道:“我要你說。”過了片刻,才聽得那女子低聲說道:“因為我是和你在一起呀!”陳石星雖然只是聞其聲,未見其人,但也可以想像得到,那位可愛的姑娘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一定是杏臉暈紅,眼波欲流。

陳石星騎騾走出山坡,看見那棵大青樹下,除了這雙情侶之外,還繫著兩匹白馬,配上銀鞍,相得益彰,令人更感到光彩奪目,陳石星雖然不懂相馬,也知這兩匹白馬定非凡品,不由得暗暗喝采,心裡想道:“是要有這樣兩匹壯美的名駒,才配得上他們俊雅的主人。”他乘坐的那頭黑騾,也不知是否因為走了幾天山路,未曾見過“同類”,甚感寂寞,發現了前面這兩匹白馬,不由得發出歡喜的嘶鳴。那兩匹白馬對它卻似不屑一顧的樣子,仍然低頭吃草,毫無反應。陳石星心中暗暗好笑:“你這頭醜陋的驢子,不知自量,想要高教,人家可不願意和你交朋友呢。”

那少女看見有人走近,不好意思再談情話,換過話題說道:“一路上人說,天子廟坡最高,紅崖坡最險,果然名不虛傳。”

陳石星想道:“原來這裡已經是紅崖坡了。”他曾向土人打探路程,知道過了紅崖坡之後,再走兩天,便可到達大理,未來兩天的路程,好走得多。精神為之一振。

那男子道:“一路上人們也說,大理風景最佳。經過險阻的路程,才更顯得那是桃源福地。我看這是天公有意安排,必須先歷艱難,然後才可享受安樂。世事如此,行路亦然。!

陳石星如聞生公說法,暗暗點頭,“這幾句話說得倒是很有意思。”不覺油然而生和對方結交之念,於是遂下騾步行,牽著他的那頭“其貌不揚”的騾子,走到另一頂大青樹下歇息。

那少女看見陳石星像個鄉下少年模樣,一身殘舊得褪了色的衣裳沾滿塵土,卻揹著一具古琴,不覺有點詫異,看了他一眼。隨即就轉過了頭,和她表哥說話。她的表哥對陳石星似乎更注意,但也沒有和他搭訕,還好像特地對陳石星裝出冷淡的神氣。

陳石星好似被澆了一盆冷水,心裡自己嘲笑自己:“陳石星啊陳石星,你笑騾子不知自量,豈知你在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