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礦區,一下子變得相當方便。
依託煤礦礦區新建成的村鎮,對外交流也方便了許多,整個地域的形勢都似乎盤活了一般。
這樣的變化,叫地方官員莫名驚恐,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他們沒膽子跟煤礦過不去,也沒精力繼續折騰那幫子流民,聯通好些煤礦的馬拉軌道也是他們組織修成的,眼下就是想要反悔都不可能了。
反正是以工代賑弄出來的,就算心中再不安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就是林如海都有些心驚,不過他並沒有心慌。
畢竟,和賈蓉經常聯絡的他知曉,賈蓉這廝起碼眼下沒什麼異心,知曉這個就已經足夠了。
至於更多的,也沒必要太過計較,看著就是。
真要說起來,那馬拉軌道還挺方便的,只是沒有掌握在官府手裡,多少叫地方官員們心中感覺不妥。
可擁有煤礦的權貴們,硬要說起來也都是自己人。
若是開發煤礦的,都是商人的話,估計晉省上下的官員,就不會這麼輕易放過了。
就算晉省的官府糧倉,也或多或少出了問題,對於晉省整體的形勢影響不大。
倒不是糧食突然不重要了,而是大中型煤礦都有各自的糧食輸入渠道,而且數量絕對叫晉省的宵小之輩絕望。
那麼多糧食輸入,就算煤礦裡的糧食很少外流,也硬生生將可能起飛的糧價壓住。
所以出現了奇葩的一幕,明明鄰近兩省都受到了嚴重的旱災,但是兩省具體的情況卻是差距甚大。
當今自然沒有客氣,因為災情被弄得有些焦頭爛額,所以該賞的賞該罰的罰,一點都不留情。
林如海倒是沒有升官,不過手頭多了一個蔭庇的名額。
也就是說,若是他願意推薦的話,就算白丁也能直接成為官場裡的一員。
不僅如此,還多了一個直接推薦進入國子監當監生的名額。
對於林如海來說,這樣的獎勵可有可無。
等時間到了賈蓉的馬甲‘排山倒海’出書的時候,北方已經零零星星下了幾場小雨。
雖然雨量不大,可對於乾旱已久的北方來說,就跟甘露一般珍貴。
別的不說,一些補種的糧食,還有那麼點子挽救的希望。
只不過南方的情況,則是越發糟糕了。
畢竟,夏季乃是南方各條河流的汛期,連綿雨水雖然下得不是那麼兇猛,可架不住持續時間長啊。
加上地方水利設施各種問題頻出,訣堤的已經不是一處兩處了,當地百姓損失之大可想而知。
只能說,南方官場很不正常,一旦遇到麻煩事兒,各種不足全都暴露出來了。
就算京城派來的幾路欽差大臣,手持尚方寶劍殺得人頭滾滾,也無法阻止水災的泛濫。
沒錯,當今下了狠心,南方官場被清洗得那叫一個慘烈。
關鍵是,都到了這等份上了,結果還有大把的黑心商人,勾結地方官員囤積居奇,大肆哄抬物價。
地方上,兼併土地的事情越演越烈,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明搶這樣駭人聽聞的事兒。
本來富庶的南方,經過水災的連綿洗禮,出現了大量逃難的流民,地方秩序受到了嚴重衝擊。
甚至,有的地方都出現了殺官造反的大事。
一點都不誇張,越是富庶的地方,么蛾子就越多。
要是官府控制得力還好說,偏偏不少官員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於百姓的苦難視而不見。
反而還主動參與了瓜分民財的行動之中,情況只會越發惡劣,坐鎮南方的官場大佬,都不知道該如何收場。
真要說起來,此時南方百姓比北方災民,過得更加苦逼。
北方那邊,有賈蓉帶著開國勳貴集團做了不少正經事,幫助朝廷減輕了太多的麻煩,災民也受到了很好的安排。
主要是官府運轉得力,雖說也出現了各種發災難財的事情,起碼沒有出現百萬流民聚集的大場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