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還是得靠時間慢慢來熬,而不是憑藉自身強悍武力胡作非為,除非不用顧忌駐世仙神,不然就只能按照大乾的規矩行事。
他的出現,已經影響到了不少事情。
別的不說,寧榮二府絲毫都沒有繼續衰敗的跡象。
就算太虛幻境裡的警幻仙姑有什麼手段,或者鳳凰蛋脖子上的那塊美玉有問題,賈蓉自覺也能應付得了。
眼下,能做的就這麼多。
因為直隸旱情,整個京城的氛圍都不怎麼樣。
遇到這樣的事情,可就苦了今年及笄的薛寶釵了。
本來按照薛姨媽的意思,是要大操大辦的。
別的不說,王家,史家還有寧榮二府的夫人們都要請到吧。
另外,就是京城一些交好的友商,差不多都是掛靠在內務府的皇商之流。
還有整個寧府女學的先生和學生,都要邀請到位。
怎麼說呢,很有商人思維。
想法確實不錯,若是真的請到了這些賓客,對於薛寶釵的名聲擴散,是很有幫助的。
起碼不時參加夫人聚會的史家夫人,自然不會吝嗇在外人跟前誇讚一兩句。
另外,有寧府女學眾多同學相襯,更能體現出薛寶釵的學識,以及某些方面的優勢。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曉寧府女學學生的優秀,指不定以後就能嫁個好人家,成為名副其實的官夫人甚至誥命夫人。
超過五十的女學學生,這是何等雄厚的人脈?
尤其是林黛玉,其父林如海只要不出意外,五十左右進入內閣不成問題。
三春也不簡單,寧榮二府蒸蒸日上,什麼時候達到巔峰誰也說不清楚。
其餘的女學學生,就算家世一般,可嫁個舉人進士綽綽有餘,一點都不誇張。
只要會經營,做事有底線有分寸,藉助寧榮二府的威勢,幫助相公在起步階段立穩腳跟不成問題。
可惜,好好的盤算抵不住天災降臨!
就算薛姨媽還想繼續,腦子一貫清醒的薛寶釵,也會親自開口阻止。
開玩笑,在當今和朝堂因為旱情,而焦頭爛額的時候,薛家卻是替薛寶釵辦風風光光的及笄禮,合適麼?
若是被競爭對手或者敵人歪歪嘴,傳到對薛家本就沒好感的存在耳中,絕對是禍事一件。
在眼下光景,還是低調一些為妙。
此時的薛寶釵,心中還存了青雲志,倒是不怎麼在意及笄禮的排場,只要能夠順利進宮就是勝利。
於是,在薛寶釵的阻攔下,她的及笄禮辦的十分低調,一點都不張揚。
基本沒有邀請外人參加,也就是金陵四大家族的其餘三家夫人,以及女學裡交好的一些同學和先生。
女學先生並沒有過來,按照秦可卿的說法,最好都不要參加學生家裡舉辦的宴席,免得損傷了各自的聲譽。
可就是如此,這次的及笄禮,也比紅樓故事裡正式,也要體面得多了,只是薛寶釵自己不清楚罷了。
紅樓故事裡,老太太拿出二十兩銀子,作為薛寶釵舉辦及笄禮的贊助,簡直就是赤落落的打臉,二十兩銀子在榮府能做什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