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士紳集團掌握了朝堂權柄,皇帝都只能當擺設。
土地兼併,資源集中的情況將達到一個瘋狂程度,至於百姓死活,國家是否會崩潰就不在考慮範圍了。
特別是糧食物資,不狠狠的將百姓手裡最後一滴油水榨乾淨,他們都不會輕易善罷甘休。
至於拿出來幫助朝廷度過難關,賑濟救災之類的,哪涼快哪待著去。
糧食物資的越發集中,還有人口膨脹帶來的矛盾,能叫大乾迅速由盛轉衰。
,,沒有工業化帶來的大量就業崗位,想要安置越來越多的人口相當困難。
直到有一天,大乾的糧食出產已經不能支撐龐大的人口數量,或者說集中的糧食物資,拿出來的不足以供應龐大的人口需求,就要出大事。
改天換地,再造乾坤都不是沒有可能!
賈蓉的狐仙,強有力的緩解了這樣的根本矛盾。
挖煤製作蜂窩煤,此時已經成為了大乾的主要燃料來源,是生活中的剛需。
大量青壯勞力投入煤炭行業,緩解了糧食和膨脹人口之間的矛盾衝突。
畢竟,寧府也屬於頂級權貴中的一員,手裡掌握的糧食物資相當驚人,養活數萬人和其背後家庭不成問題。
關鍵是受到影響的開國勳貴家族,以及內務府有樣學樣,能夠讓更多的青壯勞力有工可上,能夠依靠出賣勞力養活全家。
把持在開國勳貴集團,以及內務府手裡的海量糧食,也能透過僱工的方式流入千萬百姓家庭,達到最大的價效比。
這還只是賈蓉能夠影響到的勢力,那些影響不到的勢力那,招募的勞力數量只會更多。
要知道,煤礦可不止晉省才有!
這時候,就顯示出當初內務府開頭,樹立標杆的好處來了。
不受賈蓉影響的煤礦,可能在工錢待遇方面有所苛刻,但絕對不會做得太過,除非一點都不要面子了。
就是如此,剛剛因為旱災出現的流民,其中大部分很快就被招募一空,對京城的影響並不大。
說句難聽的,單單依靠權貴家族搭建的粥棚,就能夠讓剩下的流民餓不死,當然也別指望能夠吃飽肚子。
經過了之前的寒災和雪災,凡是有心在城外搭建粥棚的權貴家族都吸取了經驗教訓。
這次在城外施粥,基本都在學寧府的做法。
大鍋裡煮的粥,是由難以下嚥的雜糧,混合大量穀糠熬煮而成,其中還有一些加入了部分尋常可見的野菜。
味道就不用指望了,反正分量相當充足,對於真正的流民而言,就是救命的食物,他們可管不了味道好不好,會不會拉到嗓子
本來,還有不少城中百姓,想要渾水摸魚混個肚兒圓。
結果哪想到粥棚裡的粥這麼難吃,只能罵罵咧咧放棄了原本佔便宜的打算。
少了城中百姓渾水摸魚,然後流民群裡那些青壯,就徹底顯露出來,特別是其中一些專門玩歪門邪道的玩意。
說起來也世是叫人不齒,每逢大災大難,都是青樓楚館,還有那些人牙子手裡引進新人最多的時候。
有時候真心不知道該如何理解,賣兒賣女這樣的事情,似乎都是大災時期的常態了。
只能說,好在京城的幫派勢力,還有青皮混混被清理得差不多,加上畏懼發配西北邊塞的處罰,最近幾年已經相當沉寂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徹底消失了。
京城出現流民的當口,並沒有出現幫派份子,還有青皮混混在流民群體中,進進出出的忙碌身影。
倒是流民群體之中的宵小之輩,頗有那麼點子活躍跡象。
不過很快,他們就被負責城外秩序和治安的官差拿下,等待他們的估計是暗無天日的苦窯生活。
開玩笑,不管是內務府的煤礦,還是其他勢力的煤礦,都需要大量這樣的免費勞動力。
只能說,去年年底和今年因為旱災出現的流民,運氣相當的不錯,碰到了京城治安最好的時候。
賈蓉也知曉,這樣的良好態勢,不可能維持太久的。
就算寧府對於幫派,還有青皮混混沒有任何需要,可不代表其餘權貴家族沒有這樣的需求。
總有一些上不得檯面,又不好讓府裡奴僕動手的事情,需要外頭的幫派和青皮混混出馬,這樣的事情真心不少。
賈蓉又不是聖人,能夠依靠自身出現的蝴蝶效應,讓京城和大乾出現不少好的變化,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