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部分(3 / 4)

長一短,其刀把各呈半圓形狀,二刀合攏其刀把合成圓形,如同一刀,乃是武林人士常用的步戰用刀。

本已略佔上風的朱煥心神一分,立時被對手趁虛而入。那名怯薛軍抓住戰機,“嗖、嗖”數刀劈下,將朱煥逼於下風。朱煥在鴛鴦刀上浸yin了十數年,臨敵經驗也十分豐富,連忙收拾心神,施展出鴛鴦刀法中精妙的防禦招式,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袁棘道:“雖處下風,卻讓對手得勢而不得分,朱將軍暫且無礙。”

這時,就聽公孫小宸道:“陛下,離火炮再度發射的時間還有兩刻鐘。”

“恩,時間差不多了,只要打退元軍的這次進攻,火炮便可以重新發射,那就能夠隔斷元軍的連續進攻了。公孫小宸,傳令破虜軍出營迎敵。”

“是,皇上。”

“小宸,等等。”袁棘出聲道,“陛下,這些元軍中幾乎沒有高手,讓親衛軍去衝一陣吧。”

“好,小宸,傳令呼延德,令其率領五十名親衛一同出陣,儘快將敵軍殺退。”

儘管忽必烈投入了大量的軍力,但衝在百米之內的元軍大將卻一個沒有,可能是擔心被火器射殺之故吧。不過,這樣一來,也就給我軍將領造成了一個機會,那就是像呼延德、姜才等高手,在混戰中少有對手,可以橫衝直闖,肆意掠殺對方計程車卒,這就會極大提高我方將士計程車氣。

公孫小宸剛一離去,方靈接著道:“哥,快看,又有大批元軍衝上來了。”

我向前望去,果然看見從騎射軍中衝出來一大群蒙古步軍,黑壓壓的一片,人數似乎不下於一萬。

“沈墨。”我轉頭叫道。

“在,陛下。”

“你去通知江萬載,讓吳松含所部第三廂的三個軍一起出擊,忠順軍做好準備,御林軍也要做好兩手準備,一旦大營前出現險情,便出營迎敵,務必要堅持到火炮發射時,這場戰爭的最為緊要之處到了,當我朝火炮再次響起時,元軍就會完全崩潰。”

“是,皇上。”

我不知道忽必烈後續還有多少兵馬可派,按照公孫小宸的初步統計,元軍在灌子灘大營前傷亡了二萬多人,騎射手一共兩萬名,目前還在大營前百米之內與我軍近戰的約兩萬五千人,加上剛剛衝上來的一萬大軍,以及目力所及,在忽必烈身旁的一萬餘人,總計達到了九萬多人。

當吳松含率部出營後,大營內就只剩下御林軍,忠順軍和體力耗盡的第二十軍了。看似人還不少,但御林軍自組建後便偏重於火器,雖然也每日訓練刀槍棍棒,卻和忠順軍一樣,從未上過戰場和元軍真刀真槍地拼殺過,要讓他們和近戰經驗豐富的元軍肉搏,勝算並不大。

此時,忽必烈的內心和我一樣,也是十分焦慮,對他而言,如此艱苦,如此漫長的戰鬥也是首次遇見,身邊所有的步軍都已衝到了大營前面,無數次的攻擊,付出了大量傷亡,但局勢仍舊呈交織狀。

身旁的阿術小聲建議道:“皇上,灌子灘大營中目前還有約三萬南朝軍,我方剩下四萬騎軍,末將以為,何不讓四萬騎軍下馬,步戰而上,一鼓作氣,攻進敵方大營。”

忽必烈並非沒有想過阿術的提議,自己一方的四萬多名騎軍全是蒙古本族的精銳,如果步戰,則失去了馬戰的優勢,雖然下馬作戰,並不會輸於對方,但這批騎軍乃是元朝的主力騎軍,倘若在此和宋軍拼命相搏,也會損失慘重,這樣的後果讓忽必烈難以接受,一時間左右為難,無法決斷。

作為大元帝國的皇帝,忽必烈十分清楚,當今朝中的局勢相當複雜,更改國號,有利有弊,雖然得到了大多數漢金將士的擁護,但也得罪了不少蒙古本族的權貴,最讓忽必烈擔心的是,西方汗國以此為由,於四月中旬,召開了塔剌思忽裡臺會,其中,欽察汗國、窩闊臺汗國與察合臺汗國公開反對忽必烈,並結成反元同盟,以窩闊臺汗國大汗海都為首,在西北邊境集結了約二十萬大軍,準備聲討忽必烈,恢復大蒙古國。

一旦己方的騎軍在此耗盡,就會讓海都等人覺得有機可乘,而且,忽必烈並不知道南朝大營中的投擲彈還有多少,是以一向殺伐果斷的忽必烈也顯得猶豫不決。

如今的忽必烈貴為大元皇帝,治下疆域廣闊,幅員千里,自是變得小心翼翼。這就是所謂的人性,光腳之時什麼都可以不去計較,但穿上了鞋,就變得謹慎起來。

“阿術,再看看吧。”忽必烈最終言道。

“是,皇上。”

如果只從襄樊戰役考慮,忽必烈也會採用阿術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