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倒真不信這個邪了,黃存喜再橫,也不過是個五品太監,做的又是這假傳聖旨的事,她直接把皇室修園子這傳言頂到黃存喜頭上了,認為他存心詐騙。於是便三天兩頭的攛掇公主進宮去向皇上太后告狀,公主因得了佟錦事先囑咐,整日稱病不出,陶氏火氣難平,找了關係去摸順天府尹的底,這一下,徹底把黃存喜給得罪了。
這事的確是黃存喜配合著佟錦做的,但開始的時候,他的配合意願並不太高。
遠郊那塊廣褒之處原是佟錦送他的禮物,他這輩子,銀錢土地收得也算不少,但這麼大手筆的還是首次遇見,心裡也有點打鼓,不太明白佟錦的意思,也就不太敢收。所以特別找了佟錦過去打探,佟錦便送了皇上的那塊玉給他,連收買帶要脅地說了自己的打算,就是要藉著這事坑陶氏與胡嬤嬤一把。
黃存喜想了想,覺得這事有點冒險,畢竟是打著皇室的名義做事,稍有不慎就可能罪犯欺君,但架不住報酬豐厚,思來想去的,也就順著佟錦的意了,不過事件事裡他始終處於一個遊離邊緣的狀態,過後就算事發,也不致找到他的頭上。
可這陶氏!黃存喜得知陶氏走了順天府尹的關係想要給他曝光的時候,心裡的火騰地就起來了。說到底,這事是佟錦託他做的,雖說他不願擔責任,但要是做不成,他的面子也徹底丟了!又想到佟錦說的,陶氏的資產本身就是來路不正,索性就一查到底,尋了個由頭就把陶氏請到宗人府喝茶。
佟錦這天回來,正是趕上陶氏被宗人府帶走,她舅舅火燒眉毛似地過來找老夫人求助。
老夫人自是不會攪和這灘渾水的,叫了佟錦過去安慰舅舅。
成功地將潘志華勸走後,佟錦後腳就叫回劉長空,給了他一張鋪子清單,“將這個交給黃公公,告訴他,若能審得潘陶氏將這些鋪子全都吐出來……”她將單子在中間一折,“公主府只收回一半。”
第111章進展
黃存喜收到那張清單的時候暗暗苦笑,他很是有種上了賊船的感覺,這邊他前腳才抓了人,佟錦後腳就把清單送過來,似乎早就料到有這麼一天似的,虧他還處處小心,以免被此事牽連。
看著清單上一個個店鋪名字,黃存喜嘆了一聲。這姑娘太狠了,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是任何人也無法拒絕的厚利!上次如此,這次同樣如此,看來不把他綁上這條船,這姑娘是絕不罷休的,既然如此,他便幫她一次,左右只是個地位尷尬的外戚,不至引火燒身。
黃存喜有了決定,對宗人府那邊自然多多關照,幾次隱諱的提醒過後,宗人府順利地取得了陶氏貪墨公主府資產的口供,也因此牽出了胡嬤嬤。
有了胡嬤嬤的配合指認,陶氏罪名更是成番的上漲,黃存喜拿了口供回去比對,見陶氏招出的鋪子竟比清單上還要多上五六個,黃存喜也不私藏,全都添到了清單上,又讓人拿給佟錦看。
這不過就是三五天的事,效率快得驚人。佟錦趁熱打鐵,捧著清單進宮面聖,只說陶氏因涉嫌造假地契而被宗人府帶去詢問,審理之下竟交代出許多隱密之事,這些年與胡氏共謀貪墨公主府錢財挪為已用,致使公主生活窘迫飽受委屈云云。
永興帝看罷口供十分震怒,當即判了陶氏一家流放關外,取消陶氏哥哥的官職此生永不錄用,胡嬤嬤因認罪態度良好,只判了歸還所有財物又與其家人終生不可入京。
因此事事關皇室顏面,所以並未張揚太過,但太后也是把攬月公主宣進宮去厲斥了一番,責其一味縱容親眷才有今日之果,又罪她禁足半年,以示悔過。
公主對太后素來懼怕,見著太后就連話也說不出來,根本不敢反駁,至於進宮前下了半天決心想給大哥潘志華求情一事,更是連提也沒敢提。
陶氏一家,自然包括了陶氏、潘志華、兒子潘傑、媳婦小陶氏和女兒潘珍珠,以及陶氏的大哥一家和與此事脫不了干係的親戚。
他們離京那天陰雨連綿,二十幾口人都只穿著最樸素的單衣,被衙差押著排了一長串。
佟錦死活沒讓公主去送行,給的理由也簡單,他們是因為公主府一案被皇上親自判的流放,你再出去送,不是自己在皇上面前找不自在。
公主最後認同了這一說法,但還是提前到城門附近的酒樓裡遙望著那幫人出京,看到幾個還抱在懷裡的孩子,忍不住輕泣出聲。
佟錦心裡也不好受,她也不願意連累無辜的孩子,她甚至連陶氏大哥一家的面都沒見過,但現在的律法如此,一判就是全家,她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