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別。小潘也許和部分網友一樣誤以為除了鉅富之外的都應該是窮人。
隨後,任志強在與美國的對比中講述了我國窮人區、富人區的獨特之處,他還用經濟規律告訴大家:“只有不斷地建好房子,才可能讓投資者不斷地改造舊房子,讓政府加大投入去改造與建設城市,窮人也才有可能在經濟的發展與政府的投入中改善住房條件,從窮人區搬入富人區。”
任志強表明自己瞭解舊城區窮人的住房情況和他們期盼政府與開發商對該地區的改造,瞭解他們期盼透過這種建設與改造去改善住房條件。但是,“難道城市不蓋一些好的房子,讓富人去購買與居住就能增加政府的財力嗎,難道沒有了新房子的建設反而會讓窮人的住房改善得更好嗎,難道不給富人蓋房子就會讓貧富差別消失嗎?”
任志強用自己法學碩士的嚴謹理性告訴大家,“不要以為鄧小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故意加大貧富差別,或在激怒窮人,這無非是實現共同富裕與建立和諧社會中的一個發展過程。”“中國改革的目標不是要建立窮人區和保留窮人區,而是要消滅貧窮,將窮人區變成富人區,最終消滅圍牆與犯罪。而目前經濟發展與改革的過程一定會有窮人區與富人區的過渡。承認這種現實存在與要劃分窮人區與富人區不同。” txt小說上傳分享
“窮人區”、“富人區”之爭(11)
隨後,任志強似乎覺得自己在信的開頭對媒體的轟炸力度還不夠,無法緩解自己被曲解的“痛”,於是,他又用了長長的幾個段落來表達自己對媒體的不滿,其間也表明了對網友以及潘石屹“無知”的遺憾之情。
媒體根本不是要弄清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先有中高收入家庭居住的富人區和未被改造的窮人區,也不是要弄清城市規劃中如何解決不同收入人群混合居住的問題,更不是要分清市場與政府的責任,也從來不向群眾說明中央與國務院檔案中明確的現階段的住房政策與住房供應體系。媒體只是想借個理由去增加自己的收入,引起社會的關注,否則為什麼網上與媒體的評論中沒有一篇文章是討論我所說的讓窮人區變成富人區的問題呢?為什麼始終要堅持今天有富人區與窮人區的存在,明天還要堅持小潘所說的貧富分割槽的互惠問題呢?為什麼媒體不將會上討論中提到的紐約政府已在用減稅貼息的方式對哈林區進行改造的案例呢?為什麼媒體不提會上討論的這個發展過程是個變化的過程,今天的好房子有可能變成明天的壞房子,社會的發展與改造過程是個流動與更新的過程呢?為什麼不說不管是否都變成了富人區也仍會存在質量上的差別呢?……
在媒體有意識的曲解和誤導之下,網友也就根本不想去了解事情本來的真實面目和我說這些話的前因與後果,討論一堆本來不是問題的問題,勾引著不甘寂寞、深恐被網友冷落與忘記的小潘也想成為事件的主角,而積極地參與討論,並有意地想拉我為小潘捧場拉票。很遺憾的是小潘至今也沒有搞清楚窮人與富人的劃分,沒有搞清楚共產黨政權是要消滅貧窮,實現共同富裕的政權,不但不會允許窮人的永久存在,也不會允許窮人區的建立與存在。實現小康目標已經明確地將解決住房問題列入指標之中,無非是在發展中有個過渡的階段,有個先富與後富的過程;有個用商品房還是社會保障住房的不同解決途徑;有個政府財力與窮人收入提高的過程。
我並不想做什麼精英,以及擁有話語權,反而是媒體在有意地創造這種機會,媒體在用斷章取義欺騙與誤導廣大人民群眾,並有意地用誤導誘使一些官員與學者加入進去以便加深對群眾的誤導和影響。而小潘也就是這種無意參加誤導卻讓自己也被誤導的人。記得2月20日小潘第一次看了網上的爭論給我打電話,告訴我網上的情況時,根本就沒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那麼更多的人就根本不可能弄懂事情的原委了,而小潘最大的興趣則是也想熱鬧一把而已。
這幾段文字雖然言語有些犀利,可確實是在描述任志強本人、潘石屹、媒體以及網友在這場“窮人區”、“富人區”爭論裡所扮演的角色與心理。
在文章結尾,任志強寫道: 但我卻只想告訴大家,給富人蓋房子既不違反法律,也不違反道德觀念。中國的中等以上收入家庭也是中國的公民,也有享受生活的權利。如果沒有今天的富人區出現,就永遠不會有將窮人區變成富人區的那一天。當城市改造的速度與經濟發展的速度被道德觀念所約束與捆綁時,並不會縮小貧富差別,更不能儘快將窮人變成富人。
在這場爭論中,潘石屹始終認為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