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部分(2 / 4)

小說:調教大明 作者:旅遊巴士

“對啊,就是這個理。”萬曆很內行的道:“咱們用些錢,外廷就叫苦連天,給王弟俸祿旗軍,那是祖制,他們總沒有話可說了吧?”

“嗯,既然這樣,你預備給他多少?”

“他還太小,又在京,給多了怕是言官要說話。”萬曆想了想,道:“在外定年俸祿米一萬石,在京支取三千石,另給鈔一萬貫,給旗尉六百人,軍一千人,以為侍衛……就這樣,母后覺得如何?”

“這樣好,好歹他能自立些兒。”

李後一臉的滿意,米三千石值錢一千五百兩,這銀子一點也不多,但勝在不是從自己手裡掏,平白得來的,當然滿意。另外給潞王添的六百旗尉和一千親軍,這當然也是朝廷開銷,不是內廷拿錢出來,潞王經過上次的事後灰頭土臉,李後也很生這個兒子的氣,但隔了這麼一陣子,到底是一向寵愛的小兒子,也就將事情拋開了,現在萬曆給潞王加旗尉親軍,等於恢復了弟弟的體面,潞王的心情應該可以好些了。

“母后既然同意,那就這麼辦了。”

“嗯,我可要預先說明,將來你弟弟總不能只靠著一年一萬石的祿米過日子。”

“這個母后放心。”萬曆陪笑道:“王莊,王店,鹽引,樣樣少不得他的。”

“這樣便好!你們可是一母同胞!”李後滿意道:“國家大事,我能不過問便不問了,只告訴皇帝,外事交給張先生,和你弟弟和睦一些兒,我這裡就任事也不理了!”

萬曆回到乾清宮後,因見宮人剛端上來一碗翠綠的黃瓜湯,他知道這是豐臺炕房裡出來的,價值不菲,因指著湯對人道:“這個端去送與皇后。”

說著自己坐下來,沉思一會兒,提筆寫道:“朕久不見卿,朝夕殊念,方計日待出,如何有此奏?朕覽之惕然不寧!卿受皇考顧命,夙夜勤勞,弼成治理,朕方虛已仰成,眷倚甚切,卿何忍欲舍朕而去?”

皇帝這樣手書長篇大論,亦屬罕有之事,乾清宮中,靜謐無聲,待萬曆寫完,吹了吹紙,對著一個御前牌子道:“速送到張先生府,不可耽擱。”

“是,皇爺有沒有口諭。”

“只說朕絕不允張先生致仕,其餘的話不要多說。”

“遵旨。”

傳旨的太監取了手詔,立刻帶著兩個旗校和兩個小太監隨行,一路打馬,趕到了張居正的府邸之外。

在停馬的時候,這個太監感慨道:“都說臣門若市,可見榮枯,這張先生家裡以前咱家也來傳過旨,哪裡這麼容易就到近前!”

……

英國公府之中,卻是沉浸在一片離別愁緒之中。

張元功是怎麼樣也想不到,自己這個唯一的嫡子居然要遠行,要去鎮守外鎮。

公侯伯的身份出鎮在外,在洪武和永樂年間是常有的事,不過公爵多半是奉命出征,事畢還朝,很少久鎮在外方,只有一個黔國公府是比較特殊的存在,雲南和貴州是煙瘴地面,土司較多,地方力量很強,朝廷放一個國公在那裡掛將軍印為總兵官,可以有事臨機決斷,也可以維持一個相當強的軍事存在,當然,後來巡撫制度興起,朝廷在雲貴也有巡撫和巡撫及各兵備道分守道分巡道,不比國初時只有州府和三司相提並論,但黔國公世鎮的局面已成,也就不必再行更改了。

除了黔國公一家外,公爵出為外鎮的,怕是隻有現在的張惟功一人。

當然,惟功還不是事實上的國公,只是未來的國公繼承人。

雖則是有舍人營和侍從室打點一切,包括惟功在寧遠的住處已經準備好了,還有軍營的住所和簽押房等處,侍從室都回報已經在當地順字行的幫助下一切都打點完畢,但張元功和七叔七嬸都不放心,這幾天國公府裡雞飛狗跳,丫鬟小子們不停的打著包裹,將惟功平素在府中用度的傢俱,衣物,甚至是練武場裡的兵器沙袋等物,俱是要裝車運到寧遠去。

這會子惟功才知道大府裡頭的公子哥兒是什麼排場,他左推右擋也攔不住這幾位尊長,只得捏著鼻子受了。

好在這些事不需要他多操心,每日關注的重點,就是在舍人營的排程之上,另外,順字行也將變臨較大的革新。

出城之後,他與西商的約定自然廢止,有幾樣新的措施,正在提上日程,有一些想法,也在逐漸形成,他的商業帝國,必然將不停的擴張下去。

上房裡七叔七嬸和張元功督促管家執事們準備行裝,惟功躲在自己的小院裡,正和宋堯愈一起研究著手中抄錄的“宮門抄”。

宮中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