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佐三朝,以及自己和楊博始終相與的關係:桓桓世廟,經武緯文,公媚天子,耆定策勳。穆穆莊皇,(穆宗)垂衣拱手,公佐太平,聲色不有。迨於今皇,兩作繼明,詢茲黃髮,還公宰衡。我求一德,惟公是與,不弔昊天,奪我心侶。有謀孰諮,有難孰夷,山頹木壞,滄矣其悲。(同上)
楊搏調回吏部,遺下兵部尚書,照高拱定下的原則,應由總督繼任。當時的口號是國防第一,北邊第一。北邊三位總督:前任薊遼總督譚綸,現任宣大總督王崇古,和前任三邊總督王之誥,都有重望。楊博和居正商定,起譚綸為兵部尚書。居正給崇古去信說:昨本兵虛席,公論鹹歸公與西石,(王之浩)乃太宰(楊博)謂渠復銓之始,嫌於首用其親,且貢市方殷,猶借重望以鎮之,計非久當別有簡命也。(書牘四《答王鑑川》)
正在佈置底當中,高儀死了。內閣只剩居正一人。問題又到了面前,應當補怎樣一個人呢?在不知明朝政體的人,也許以為既是楊博底資望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