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可是,古代人也僅僅是能夠研製出鞭炮而已,他們無法造出飛船,也就不能夠登上月球。真正登上月球是最近幾十年才實現的事情,在這之前,是人們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創新的結果。可見,制定了戰略並不一定就能實現目標,只有同時具備了創新能力,並且是持續的創新,才能夠實現戰略。
所以說,創新是戰略制高點,是戰略得以實現的前提與根本。戰略制定後,創新就要同行,這一點被很多企業所忽視。如果我們關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會發現,中國共產黨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先進,有著數不勝數的經驗值得企業去學習。
我們不妨從共產黨的兩次國共合作中尋找一些經驗:
1923年,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討論了中國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的問題。大會提出,黨在現階段應該以國民黨革命運動為中心,決定同國民黨的聯合戰線採取黨內合作的形式,“共產黨員應該加入國民黨”,“努力擴大國民黨的組織於全中國,使全中國革命知識分子集中於國民黨”。
這是國共第一次戰略合作。後來由於國民黨的反革命行為,國共第一次合作隨之宣告結束。但是,共產黨是一個創新的組織,他們並不因為第一次合作的失敗就顧慮重重。創新是他們成長的基因,他們已經把持續創新作為組織發展的持續動力。當環境需要的時候,他們會繼續進行合作創新。這就產生了抗日戰爭時期的第二次合作。
中國共產黨同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是共產黨不斷創新的結果。同樣是國共合作的戰略,在第一次合作和第二次合作的過程中就有了細節的不同。第一次合作期間,共產黨以“黨在現階段應該以國民黨革命運動為
中心”為核心,第二次合作則要求在保持共產黨獨立的基礎上,以抗擊日軍侵略為主。這就是一種創新。從全面支援國民黨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共產黨一直把合作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們運用的就是創新的力量。
相反,國民黨由於思維僵化,不願變革,雖然也有自己的一套戰略,但無論是抗日還是國共合作,都處於被動地位。
“併購”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已不是陌生的詞彙。事實上,發生在商業領域內的一串串併購事件,無論是華潤、海爾、青啤,還是美國線上與時代華納、惠普與康柏等等,這些都是足以令我們眼花繚亂並津津樂道於資本市場的神話了。然而,有關部門對併購企業的研究表明,只有34%的企業併購走向了成功。
為什麼併購的成功率如此之低?併購之所以失敗,並非是戰略的錯誤,而是在戰略執行的同時,沒有跟進創新的步伐。企業文化的差異,運營模式的不同,組織制度的重疊,所有的這些,都需要運用創新的思維去解決。
創新已經不再僅僅是我們獲得利益的一種手段,它已經成為關係到我們生死存亡的決定因素。一個企業,一個組織,只有把創新上升到政治路線的地位,才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創新就是成長的最佳方式
前面已經談到,創新是共產黨的成長基因。其實,對所有人類社會的組織而言,創新都是他們的成長基因。
縱觀人類歷史的發展,其實就是一個不斷創新、不斷進步的過程。沒有創新,就沒有人類的進步,就沒有人類的未來。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證明了這個觀點的正確性。
從古到今,每一次的社會進步,都伴隨著新發明、新創造的出現。沒有創新,就不會有進步。共產黨從自身的成長經驗中深刻領悟到這一點,因而向全社會提出了“自主創新”的口號。
分析共產黨的成長曆程,不難發現其每一次的成長壯大都是創新的結果。從第一次國共合作到第二次國共合作,從城市武裝暴動到農村包圍城市理論的建立,從馬克思主義到毛澤東思想等等,可以說,創新已經成為共產黨的成長方式。
學習是提高創新能力的基礎。一個人要想在現代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生存,就必須學會學習。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在知識上有所進步,在思維上有所創新,最終適應社會變革的需要。企業也是如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被對手吞掉,就必須學會學習。學習當然不是最終目的,它只是手段,最終目的是透過學習擁有創新能力。
有人認為一個企業的成長,靠的是企業戰略,企業文化,企業組織和制度等等東西。殊不知,就如同一個人一樣,這些東西只是一個人的四肢和五官,有了四肢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