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2 / 4)

走一步,再往下深挖一點就會看到,那個本來應該伴隨戰略一起迎接外界環境變化的“創新”此時不知躲到了哪兒去,戰略的脊樑“創新”缺失了。因為沒有了創新,所以當外界環境發生了變化時,戰略仍然一如既往,在應該轉變方向的地方繼續朝前走去,茫然不知正邁向死亡。

這才是事實。真正關係到組織生死的不是戰略,而是我們有沒有創新。戰略對組織而言,是適合不適合的問題,而不是對與錯的問題。

以企業為例,同樣的戰略,有的企業可以憑之獲得飛躍,有的企業卻因之慘遭失敗。為什麼會這樣呢?這主要是因為同樣的戰略在不同的企業會遇到不同的實際問題,當企業不能根據實際問題採取相應的變化時,戰略就難以起到應有的作用,甚至還會起到反作用。

到目前為止,很多企業仍然認為是戰略導致了自己的死亡,而沒有看到戰略背後的創新。在這一點上,企業需要向中國共產黨學習的地方有很多。中國共產黨自創立伊始,就把創新提升到政治路線的地位。8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能夠戰勝無數艱難險阻,能經受住任何的挫折考驗,不斷成長壯大,不斷推動中國歷史進步,實質上靠的就是不斷創新。

可以說,創新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成長基因。共產黨的誕生,本身就是創新的結果。

20世紀初,中國軍閥混亂,戰爭頻繁,民不聊生。愛國志士不斷尋求各種救國方案,但均以失敗告終。現實告訴人們,要救亡圖存,就必須尋找新的思路。中國共產黨就是適應中國革命這種創新的要求應運而生的。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行動指南,以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為奮鬥目標,為中國革命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設計了新的前進方向。可以說,中國產黨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是一個依靠創新來成長的組織。

事實上,如果共產黨沒有把創新提升到政治路線的高度,它就不會對創新有足夠的重視和認識,也就不會在以後的道路中取得革命的勝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共產黨革命的勝利,就是共產黨把創新提升到政治路線高度上的勝利。

8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無論是革命戰爭時期還是建國後的經濟建設時期,都有過戰略上的錯誤。可是,共產黨不但沒有因為戰略失誤而滅亡,反而在一次次的戰略危機中獲得了新生,靠的是什麼?它靠的就是創新。

還是讓我們從中國共產黨的成長曆史中尋找一點啟發。

1927年,蔣介石反革命政變以後,共產黨決定進行反擊。可是,由於共產黨部分領導人過於相信書本理論,以致出現了判斷失誤。當時,馬列主義經典作家關於無產階級革命道路的理論,是從西歐和俄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國情出發的,強調暴力革命是無產階級革命的普遍規律,而這種暴力革命又是以城市為中心的武裝起義為特點的,所以一些領導人提出了發動城市武裝暴動的戰略方案。他們認為,中國共產黨的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必須集中精力組建和加強紅軍,去奪取一個或整個工業中心和行政中心。而且,他們還強調要在較大的和最大的工業中心發動武裝起義,建立蘇維埃政府。

由於他們始終堅持俄國十月革命的“城市中心”模式,結果起義遭受殘酷鎮壓,共產黨員損失慘重,共產黨組織元氣大傷。如果繼續在城市發動武裝暴動,共產黨會有滅亡的危險。

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不侷限於既有的經驗和書本的理論,理論聯絡實際地提出了獨特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論,於危急時刻拯救了中國共產黨。

如同我們剛剛所講,戰略只有適合不適合的區別,而沒有對與錯的區別。同樣的城市暴動,在俄國可以取得十月革命的勝利,拿到中國來卻是“害人不淺”。

遺憾的是,目前仍有很多企業為戰略所迷惑,總以為只要制定了一個完美的戰略,企業就會立即騰飛。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是由於認識的誤區,二是跟領導者的“偷懶”心理有關。很多人認為,只要制定出完美的戰略,以後就可以枕戈酣睡了。孰不知,外界環境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變化,一旦變化超出了制定戰略時的預期,戰略就變得不再適應組織的發展。這時,戰略就需要跟著變化。

第一章 創新是政治路線(2)

戰略的變化就是創新,戰略的成功也依賴於創新。戰略是一種計劃,而創新是一種能力。每個人,每個企業都可以制定一大堆的戰略規劃,但是,能不能實現,卻要看它們的創新能力。在中國,古代人就已經有了登上月球的願望,並且研製出了可以飛上天空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