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3 / 4)

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之句被容若化用在《水龍吟》裡。

顧貞觀(梁汾)當時與他齊名,他被充軍時曾承諾必定全力營救,然而二十多年過去了,順治換了康熙,一切努力始終無用。顧貞觀自己也是鬱郁不得意,在太博納蘭明珠家當幕客,想起好友在寒冷偏塞之地受苦,於是寄了兩闕詞給他,那就是有名的兩闕《金縷曲》——

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記不起從前杯酒。魑魅捉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冰與雪,周旋久。

淚痕莫滴牛衣透。數天涯團欒骨肉,幾家能夠?比似紅顏多薄命,更不如今還有。只絕塞苦寒難受。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置此札,君懷袖。

——(其一)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宿昔齊名非恭竊,只看杜陵窮瘦,曾不減夜郎孱愁。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淒涼否?千萬恨,為兄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詞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願得河清人壽。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後。言不盡,觀頓首。

——(其二)

《白雨齋詞話》評這兩詞說:“二詞純以性情結撰而成。悲之深,慰之至,丁寧告戒,無一字不從肺腑流出,可以泣鬼神矣!”又道:“兩闕只如家常說話,而痛快淋漓,兩人心跡,—一如見……千秋絕調也。”

納蘭容若見了這兩首詞後,不禁感動得流淚。認為古來懷念朋友的文學作品中,李陵與蘇武的《河梁生別詩》,向秀懷念嵇康的《思舊賦》,與此鼎足而三。他知道這事不容易辦,立誓要以十年的時間營救吳兆騫歸來。當時也寫了一闕《金縷曲》給顧,這詞結尾說:“絕塞生還吳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閒事。知我者,梁汾耳!”表示目前最重要的事是盡力營救吳,這就是《金縷曲…簡梁汾》的由來。這裡還有個小插曲,容若答應梁汾十年之間必定救吳漢槎回來。梁汾還不滿,說人的一生有幾個十年?你要救就要快點。容若不以為忤,反而認為他說的在理,想了想,就請給我五年時間吧。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金縷曲(3)

不久容若在適當的時機中去求他父親設法。有一次明珠請客,明珠知道顧貞觀素不喝酒,就斟了滿滿一大碗酒對他說:“你飲幹了,我就救漢槎。”顧貞觀毫不躊躇地一飲而幹。明珠笑道:“我跟你開玩笑的,就算你不飲,難道我就不救他了麼?”明珠出一點力,朋友們大家湊錢,終於把吳兆騫贖回來。當時的人把顧貞觀的兩闕詞稱為“贖命詞”。一個名叫顧忠的人寫詩記這事道:“金蘭倘使無良友,關塞終當老健兒。”

吳兆騫終於在康熙二十九年(1681)從寧古塔歸來。吳兆騫釋放後,到明珠府上致謝,在屋內牆壁上,見到題字:“顧梁汾為松陵才子吳漢槎屈膝處”,感慨落淚。那題字今日看起來不免做作,然而在古時卻是鄭重之舉,氣節從來為清高文人看重.以顧貞觀狂傲不屈的性子為救吳漢槎,四處求人,還求到他內心看不起的權貴面前,想必是忍受他所認為的極大屈辱,心中憤懣需要大書一筆才甘心。

這闋《金縷曲》慷慨淋漓地表現容若率性真情和他對友情的看重。康熙十年,梁汾受同僚排擠被參,落職返回故里。容若和他相交後知道他的情況,上闋就是安慰梁汾休為宦海浮沉而惱心,仕途為官如同斷梗,四處漂泊,不值得為其所累。下闋是囑託梁汾轉告漢槎要善自珍重,堅定明確的表示了自己要營救他的決心,全詞全是在為友人著想,無一語是為自己盤算,足見容若心地光明磊落。情深我自判憔悴。為朋友,他心甘情願憔悴費神,毫無怨言。似容若這樣有情無私這樣的男兒,文而有俠氣,實在稀世難得。古時吳國公子掛劍留徐,以示信義。容若因漢槎姓吳而稱其為吳季子。他自己的所為其實更接近一諾千金的貴族公子吳季禮。

金縷曲 慰西溟

何事添悽咽?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失意每多如意少,終古幾人稱屈。須知道、福因才折。獨臥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聽譙鼓,二更徹。

丈夫未肯因人熱,且乘閒、五湖料理,扁舟一葉。淚似秋霖揮不盡,灑向野田黃蝶。須不羨、承明班列。馬跡車塵忙未了,任西風、吹冷長安月。又蕭寺,花如雪。

【添凝咽】

納蘭詞,多愁苦之作,幾乎十首中有七八首都有個“愁”字。容若多愁,卻不完全是個消極頹廢的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