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腳擦乾淨再穿上鞋。反正進了學校就要有模有樣的,見了陳老師更要把衣服釦子檢查檢查系整齊沒有。 作者決定了解一下這位對馬俊仁一生中有關鍵影響的第二位男性老師,便問陳老師情況。 對於一個男孩,男性老師既有父親一樣的意義,又比父親更單純。父親常常是兒子人生最直接的榜樣,然而,由於兒子在爭取母愛時有時會不自覺地將父親當做潛在對立面,而產生對父親的某種對抗情緒。男老師則沒有這一層複雜性。他慈嚴兼備地出現在男孩子面前,是男孩子成長特別需要的楷模。作者在這裡特別想告訴那些小學中學的男老師們,你們將可能成為很多男孩子人格發育成長的榜樣,就像很多女老師也一定成為女孩子們完滿成長的榜樣一樣。 馬俊仁說陳國新老師挽救了他一生。   電子書 分享網站
14歲的大男人:我能撐起家(1)
一 馬俊仁要講陳國新老師怎麼挽救他先講此事的起因。 而這段起因又成了馬俊仁人生史上特別重要的一段故事。 馬俊仁剛開始上小學六年級,家中出現重大變故,父親生病住院了,而且是一年半載都難好的病。家中生活立刻捉襟見肘顯出困頓。十一口人要吃喝,馬不幹活了養在那兒要吃草料,更重要的是,爸爸住院看病就要花錢。兩個哥哥已經在工廠上班,當然不能丟下工作,再說他們已經在為家掙錢。弟弟妹妹還小,一個姐姐是女孩,也難出大力。媽媽發愁了,馬俊仁從小到大沒見媽這麼愁過。母親那時嘆著氣說:家中不能沒有男人哪。 馬俊仁也就是從那時知道,母親能幹利索維持大家庭有一個前提,是有父親這個男人每日在外掙錢養家。父親的作用在它暫停時,立刻在家庭中無比突出地顯示出來。 那個夜晚家中燈光昏暗,母親弄完弟妹睡覺坐在桌邊一直髮愁。 馬俊仁想了又想,咬了咬牙,說他明天開始替爸爸趕馬車跑運輸。 母親看了馬俊仁好一會兒,嘆了口氣:你還小哇。馬俊仁站起來說:我已經不小了。那一年他十四歲。母親又嘆了口氣:你還得上學呀。這句話很重地落在馬俊仁心上,每個字都像大秤砣一下一下發沉。他當然想上學,可明擺著家裡沒有別的辦法。爸爸得花錢看病。母親領著他去了醫院,聽說兒子要替他拿起鞭子趕車,病床上的父親又搖頭又嘆氣,無奈中父親只說了兩句話:一句別傷著自己,一句別傷了馬。 少年馬俊仁在家中天降大任於斯人的特殊位置再一次凸現出來。 這一次比以往更顯得頂天立地,也比以往更顯得苦重。 當我們看到十四歲的小男孩將自己捆紮停當,揚著馬鞭趕著相對於他顯得過於高大的大馬大車走出家門時,可以想像他那時既幼小又高大的形象。母親殷殷地送出院門口,站在那裡一動不動看他走遠,在身後又問了一遍:你行嗎?當心啊。我們的少年馬俊仁就這樣坐在父親應該坐的位置上,趕著大馬大車往前跑了。 馬俊仁說起這段生活臉色不一樣。 他說那段時間太累人了,想起來都害怕。 趕馬車,多半是給附近一個勞改隊拉糧拉菜拉煤,其中拉煤的活兒特別多。給勞改隊拉完,還給別處拉。裝一車煤,別人拉兩噸六,馬俊仁想辦法拉兩噸八。一天拉四趟,裝四車就差不多十二噸,卸四車又差不多十二噸。一鍬煤三十來斤,鍬鍬要撂到車頂上。馬俊仁頭一天出車,那些同父親一塊兒趕車跑運輸的爺們兒看著他都搖頭說不行。有個他叫大叔的車把式黑黑臉被煤弄得更加黑,當時看著他說:趁早回吧,弄不好把車翻了,把馬折了,再把你小命賠上,你媽哭都來不及。十四歲幫大人趕車添把手可以,獨自駕大車大馬跑運輸沒見過。 馬俊仁對我說:我爸擔心我不行,我媽也擔心我不行,所有趕車的都說我不行,可是,我要掙錢給父親治病,掙錢讓母親別愁,就只能行不能不行。 就這樣,那一片都知道十四歲的馬俊仁要替父親趕大車跑運輸了。 他憋足了勁一定要幹個樣子讓所有人看。 二 這樣,我們就看到馬俊仁如何在那一年苦幹加巧幹拼命加琢磨的驚人作為了。 第一樣,飼弄好馬就是件不容易的事。趕車的把式都對他說,小小年紀不要說拉上貨跑,光空馬空車地跑幾天,能把馬料理順不出事都難。 馬俊仁從頭一天就想著料理馬絕不能落在別人後面。 過去在山裡,他幫父親餵過驢。進了城裡,這大馬他也沒少餵過。那些餵驢餵馬的門道他早就琢磨到心裡。頭一天接過父親鞭子獨自出車,三點鐘就起來餵馬。他知道,從三點喂到六點,一共喂五和(huò),只有把馬真正喂好,才能套車出車。頭一和是喂乾草,餵了任馬吃,他靠著門柱子打瞌睡。聽見馬在一旁嚼著響,他迷迷糊糊又見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