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壇島老老少少現在已不下一萬五千人了。雖然自己也做一些耕種之事,但實在杯水車薪、入不敷出,因此常常會為了糧食犯難。
當初高文舉是想著用這兩千人來打通海上的交易路線,現在看來,只能將整個海壇島全盤接收,可是如果全盤接下這些人,那就要為這些人以後的出路謀劃。以自己現在的實力要給一萬多人謀生雖說能實現,可是動靜太太,難免引起官府的注意,到時候再給扣上個謀反的帽子,只怕還沒實現共同奔小康,先被一勺燴了。
可是這麼多人力資源,要是不用實在太浪費了,這幾個月來,高文舉查過自己名下的產業,好多良田白白荒蕪都是因為人手不足。以農為本的主體產業尚且如此,更不要說發展其他產業所需的人手了。
思考之後,正等高文舉想要提出要去海壇島實地考察時,許大勇卻提前發出了邀請。請高文舉親自赴島上一遊。!~!
..
011 海壇島(下)
次日,高文舉帶著顏小山和高十一隨著許大勇幾人一起到了海壇島。許大勇卻讓兒子帶著幾名隨從以幫忙夏收為名留在了高家莊。高文舉明白這是許大勇怕自己心有疑慮,將兒子留做人質來安定老管家的心。這種事情大家心照不宣便可,並不需要點破。
騎了兩個時辰的馬,又乘了大半天的船,終於到了海壇島。在海中,高文舉發覺這個時代的船幾乎大部分都是靠風帆或者人來划槳執行,碰到順風順水的時候就快一些,像今天這種順風順水的時候,速度也不盡人意,還不如馬在陸地上的速度。心下頓時起了改進船隻執行速度的主意。
海壇島整體呈葫蘆狀,南北總長約六十里,東西寬約十五里,中間最窄處僅一里左右。整個島距離福州約十五里,距雲霄山約八十里。此島早在三國時便有人居住,唐時被當作養馬之地。唐末諸國連年征戰,此島被荒廢。南唐時曾做為水師的補給週轉處。南唐被宋滅後,此地和原閩國地盤一道被賜給了吳越國主錢俶。許大勇這一支人馬盤據在此,宋國上下認為這麼點人成不了什麼氣候,而錢俶又實施了禁海策,所以他們被選擇性忽視了。這麼多年下來,早已被內陸所遺忘。
看著那些穿著破衣爛衫的老人們對自己抱拳行禮,高文舉心裡五味雜陳。對於這些曾經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無名英雄們來說,這種生活絕對不是他們應該得到的。
在簡陋的主營裡,許大勇鋪開一張羊皮地圖指點道:“賢侄你來看。這是這一帶的海圖。海壇島雖然比較大,但適合耕種的地方並不多。所以,這些年我們一直在附近尋找可以種植莊稼的島嶼。目前,探明的大小島嶼有九十五個。全都無人居住。這些島上只有幾個小島適合種植莊稼。已安排人手去耕種了,可還是遠遠解決不了我們這一萬多人的口糧。”
高文舉看了一眼那張被稱為極其詳細的海圖,那簡直就是一個概括圖。所有的小島都只是大約的做了個標記,根據自己的記憶,這些島嶼的距離只怕還都有差錯,估計是用船行的時間估計出來的。而且這時候的地圖上南下北的,和自己看圖的習慣大不相同。高文舉只好順勢走到對面去看。
他一指寫著“流求”兩個大字的臺灣島:“那為什麼不去流求試試?距離又不遠。只有兩百里的樣子。”
許大勇苦笑一聲道:“別提了,這流求也有人住,而且不少。可那裡的人,到現在還過著飲血茹毛的生活。我們大家曾商量過去那裡,可有幾個問題。一是離家太遠,道路不暢。二是如若放棄了根本,只怕將來難回故里。三呢是島上的生活實在太苦。只有倭國偶爾有些海盜沒路走的時候會去那裡混上一陣。”
高文舉有些傻眼了:“太苦?”又一想,也是,這地方現在還沒開發呢,心中一陣狂喜。當下暗自下了個決心,只要把臺灣島拿下,不怕自己的那些想法無法實現。實在不行,就在臺灣島自立為王了,鄭成功能呆幾十年,老蔣也能在那裡呆幾十年,難道我就不能在那裡呆個幾十年麼?再說,到時候那裡富了,只怕就輪到大陸來看我臉色了。心裡YY著,臉上卻依然平靜如水,不動聲色。
高文舉道:“只有兩百多里的路,順風的話半天就到了,有什麼擔心的?我們可以考慮先在流求立足啊。”
許大勇和其他人對視了一眼,答道:“少爺,說是兩百多里,可大海茫茫,一出海往往連個邊都看不到就迷了方向。跑這些地方,我們大家都要用眼看著陸地參照著跑的。不然,一旦沒了參照,一條船在海上飄蕩都能把人逼瘋了。”
“啊?”高文舉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