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部分(3 / 4)

小說:大宋桃源 作者:冥王

高文舉語重心長的告訴楊延昭,其實要解決這些問題很簡單,最根本的問題就出在你自己身上了,只要你自己把問題的原因找到了,這些事就都成了芝麻綠豆般的小事,再沒人會揪著不放的。

楊延昭很疑惑,高文舉就進一步向他解釋,皇帝也好,朝裡諸位大佬也罷,他們最怕有兵權的將軍們哪一點?無非就是尾大不掉,居心不良就好比這次的傅潛,如果事情真到了那一步,事後無論如何追究都已經來不及了,當時的損失卻如何來彌補?這還算好的,若是和西北李繼遷一樣那般朝三暮四,早上降了,晚上又反了,折騰來折騰去,誰受得了?

楊延昭連忙解釋,自己和威虜軍將士絕無不臣之心,對陛下對朝廷那是絕對的忠心耿耿。無奈別人都不信呀,這都怪自己父子出身不好。

高文舉笑道:“將軍此言差矣漫說你楊家只是漢國舊臣,便是漢國舊主子劉繼元那棒槌,不也享盡了榮華富貴,過的逍遙自在麼?可見出身絕非原因,問題就出在兵權上了。”

楊延昭愕然,對於他來講,兵權就等於是他的全部,如果沒了兵權,他活著也就沒了奮鬥的方向。可卻又因為手裡的兵權而被人猜忌,這事一下就陷入了一個死迴圈,似乎變得無解了。

高文舉道:“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也不是沒辦法。”

楊延昭連忙遞上一杯茶:“請大人指教”他現在是真心請教了,原本他只是得知了高文舉在官家跟前挺紅,想著借這麼個拉家常的機會把自己的心思透過高文舉轉達給皇帝知道,誰想到自己覺得無解的難題,在人家這兒好像根本就當不得什麼事,如何能不讓已經因此憂愁糾結多年的楊延昭不動心?

高文舉這時候也說到了興頭上,一時也沒察覺氣氛的古怪,接著說道:“你想想當年太祖兩次杯酒釋兵權的事,人家那麼多節度使,各地藩鎮都能放下兵權,安心的去做個富家翁,為何楊將軍你就放不下呢?”

楊延昭猶豫了,說了半天,原來是讓我放棄兵權啊,那誰做不到?不就是放心不下這些弟兄和戰場上這種感覺才讓人左右為難的嗎?你這也叫辦法?

高文舉看著楊延昭的表情道:“我知道將軍覺得這法子或許很蠢,但請將軍換個角度來想一想。沒錯,你楊家的確世代忠良,威虜軍也對朝廷忠心不二,可你也得考慮考慮別人的感受啊,現在大宋全國上下,誰不知道威虜軍就是楊家軍?這與一方諸候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威虜軍的補給一直有人從中作梗使絆子卻沒人吭聲?因為大家都知道你楊家軍自成一派,如果沒有點制約要是一鬧將起來還不成了第二個李繼遷呀?你別急著解釋,先聽我說完。你倒是忠心,可你得把這份忠心讓別人都看出來呀我聽說早前將軍在連著屢立奇功,若依著功勞,早就能再上一步升遷一番了,可就是放心不下威虜軍的將士又硬生生留了下來。是,你這麼做可以得到弟兄們的擁擠,使計程車兵們的凝聚力大大增強。可你有沒有想過這事看在別人眼裡會怎麼想?說句不中聽的話,虧得太宗當年信任你,若是換個不知底細的,只怕早將你這種行徑當成收買人心的不臣之舉了”

楊延昭頓時一頭冷汗刷刷順臉往下淌,前後一想,可不嘛,自己一直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這些事,唯恐原本就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弟兄們在自己離開後有失照應日子會過的更緊,可從來沒想過,恰恰是自己這種死活不挪窩的行為引起了人家的猜忌,別說官家會不會有想法,單是樞密院那些大佬們也不放心啊。

一想通此節,楊延昭頓時覺得有些為難了,照這種說法,只有自己離開威虜軍弟兄們的日子才會有所好轉,可自己這一離開,又要何去何從呢?大宋其他的部隊一直與自己都有些不太友好的舊公案,若是就此離開軍隊回家務農,卻又太讓人不甘心了,這可如何是好?

高文舉見他一臉的患得患失,頓時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思,脫口道:“你怎麼這麼死心眼呢?你掉個頭想一想,就算你主動遞了辭呈,撂挑子不幹了,可一旦邊關有警,能擔當大任的,除了你們這幾位之外,還有誰?真要是鬧出點動靜來,朝廷能讓你這麼個干將閒在家裡發黴嗎?而且,你一旦做出了姿態證明自己的忠誠,人家再用起來也放心不少不是?”

楊延昭恍然大悟:“大人之言,令延昭茅塞頓開。我這就擬摺子請辭”

高文舉長嘆一聲:“我的楊將軍吶,你怎麼這麼老實呢?叫你表忠心你就真的辭職啊?剛打了勝仗,你就玩這一套,豈不更讓人起疑?”

楊延昭鬱悶了:“那……卻該當如何?”

高文舉沒好氣的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