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部分(2 / 4)

小說:大宋桃源 作者:冥王

步兵隊伍沿著這一路不停的向契丹人實施騷擾攻擊,搞的這麼五千人越跑越少,幸好能在這種情況下依舊堅持苦苦追隨的都是些鐵桿忠誠之輩,尚未出現有大規模的放棄投降之流,大夥都抱著一個心思,拼了命也要保著聖駕回朝,否則這個跟頭栽的就太大了,到時候依了契丹軍法,聖駕有失,伴駕隨行之人九族都要被牽連,那可就不好了。

有了拼死逃命精神的契丹人士氣居然為之一振,一時之間,宋軍也發覺再打起來好像沒那麼容易了,也就加大了攻擊力度,確保能讓契丹人無法喘息。當契丹人終於連夜急馳兩百餘里逃回邊境北邊時,雙方將士全都鬆了一口氣,可算是告一個段落了。所有人都是同樣一個心思,這算不算是大功告成了?

受了高文舉秘密調派趕在羊山設伏,又跟著追了一夜落水狗的楊延昭這時候才顧得上問了一句高文舉,既然一直都有全力出擊便可能擒獲契丹皇帝的可能,為何不一鼓作氣全面出擊成就不世奇功?

高文舉向他解釋,如果契丹皇帝陷於我軍手中,那麼契丹人必然立另新君。在國有危難之際,新君肯定要全面報復我們才能贏得民心軍心,如此一來,雙方勢必陷入長久的戰火之中,而大宋如今百廢待興,根本就有那個實力來與對方打消耗戰。這次狠狠的教訓他們一頓,契丹皇帝還是那個皇帝,不過他肯定心裡有了陰影,再想動手可就得掂量掂量了,何況契丹軍中如今還有好多夾雜不清的內務要處理呢,這麼一折騰起來,沒個三五年他們緩不過勁來,有這功夫,大宋也可以加緊休養生息。

楊延昭大為歎服,連稱自己看不到那麼遠,實在慚愧。

高文舉望著東方的曙光,感嘆道:“但願這場仗能換來幾年和平,有了這幾年的喘息,想必日後不會再重蹈覆轍去籤那份城下之盟了吧。那些遺憾的事情發生的可能性也就小多了。”

感謝【亡魂不死】、【嶺南孤月】、【花下_亡魂】幾位書友的慷慨打賞~

再次誠懇的呼喚給力支援~

讓訂閱和票票來的更猛烈些吧~U!~!

..

034指點迷津

034指點迷津

遂城,威虜軍大營。

內容豐富到令人髮指的酒席,這不是楊延昭自己辦的,是遂城百姓聽說契丹人被趕出國門之後自發組織起來送來勞軍的,又有從定州大營新帥高瓊手下撥發來的許多物資,幾下裡一湊,就整出了這麼一幕來。

契丹皇帝太后御駕親征撞的滿頭包狼狽逃跑,訊息很快就傳到了東面打祁州和西面打雁門關的兩支契丹軍中,兩隊人收到訊息之後馬上就識趣的退了回去。邊關的危機解除了,而兩天後高瓊也帶著向傅潛問責的聖旨赴任了,高文舉巴不得沒人理會自己,將五千高陽關騎兵發回原地之後,又帶著幾個隨從回到了遂城,正好就碰上了這頓慶功宴。

沒說的,看在百姓們發自內心高興的份上,也得喝兩杯,這一喝就上頭了,雖說這裡的酒還不怎麼烈,可架不住量大啊,各界的頭面人物排成好幾個長串等著要給解救了大家的文曲星狀元郎駙馬爺敬一杯酒呢,怎麼能不喝的比他的姓還高?

還是楊延昭等將領出頭為他擋了酒,讓大夥一同遙遙敬一杯就算完事,人家高大人身負重任,事情多著呢,不能這麼沒完沒了的陪大家瞎胡鬧,這才讓高大人逃過一劫,如釋重負的高文舉長嘆一聲,這感覺比打仗還累人。

喝完了酒,楊延昭尋了個機會扯著高文舉向他請教,原本以高文舉平日的作風,是不會和他聊這些話題的,一來人家是歷史名人,二來資歷比他又要老那麼多。可今天喝的有些暈,大家又有了在一起戰鬥的情分,一坐下來難免扯東扯的拉遠了話題。楊延昭就順著這個機會旁敲側擊的提出了好些個問題,一時有些迷糊的高文舉也沒當回事,就把自己的見解一五一十的向對方倒了出來。

最讓高文舉意外的,是楊延昭居然向他提了一個關於自己前途的問題。大意無非就是楊家父子兩代儘管都一心盡忠,可由於出身尷尬,一直被排擠在朝廷邊緣,實在是有些不舒服,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由於這個原因,連累的整個威虜軍幾千將士都無法像其他禁軍將士那樣獲得應有的待遇,甚至連有些廂軍的待遇都比不上。這次雖說打了這麼大個勝仗,可先有監軍長史離奇“陣亡”,後有擅自動用大倉物資,幾條罪過要是一旦追究下來,恐怕又是一場災難,自己丟官都不緊要,重要的是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弟兄們可就得不到應有的獎賞了,一想到這裡,叫人怎麼能安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