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沉默中。”……
但“謀殺”管“謀殺”,劉瑞旗決不是一個枯燥乏味的人。恰恰相反,他其實是一位人情味十足,非常懂得生活的人。他善飲黃酒,只要有朋友來,他必開飯桌,也不管菜好菜壞;飯桌上必飲黃酒。他會不厭其煩地端起酒杯向在座的每一個人敬酒:領導,兄弟,朋友,部下,秘書……熟悉的或是第一次認識的人……每敬一人,必定一飲而盡,杯杯見底,但從不見他失態,從不見他醉倒。那一次恆源祥聯合體舉行盛大宴會,上千人的大聚餐,他會戴著廚師帽,到伙房灶頭親自炒上一個菜,然後端著大盤子,與幾十位服務員一道排著隊,畢恭畢敬地端到自己部下的餐桌上……反倒是他的部下們不好意思起來,結果是全場起立,大夥一齊鼓掌,無奈之中劉瑞旗連廚師帽都沒脫,招呼大夥一起坐下來,品嚐起自己炒的菜來……
他喜歡旅遊,只要有時間他喜歡和自己的員工一塊兒外出度假旅遊。在張家界,他童心萌發,跳下小溪和小青年們一塊兒潑水打水仗,不一會兒,渾身上下便溼透了。在內蒙古大草原,他和員工們一起品嚐手抓羊肉,他手裡拿著一塊大骨頭,一點“吃相”也沒有,啃得津津有味……惹得他的那些部下,尤其是剛剛進入公司的大學生們,大眼瞪小眼,心裡暗暗吃驚:喲,劉總是這樣的人?!
他喜歡開車,去外地開會,常常會從他的司機手裡接過方向盤,開上一段過過“車癮”。有時開著開著,便從上海一路駕駛到無錫,司機反倒坐在後面享受著老總替他開車的“待遇”,每逢此刻他的司機便被人戲稱為“當了一回書記”。滬寧高速公路剛開通,他起了大早,帶了夫人女兒駕車趕到江橋收費口,趕在第一批進入閘口,然後風馳電掣般地將車開了起來,過足了飆車的癮。一家人在南京吃了頓午飯,然後又驅車興致勃勃地趕回上海。他什麼事也沒有,什麼客也沒見,唯一的目的是到高速公路上飆車……
龍騰 2(5)
劉瑞旗是一個性情中人,他樂施好助,總是將朋友的事當作自己的事來辦。現在,集團工作繁忙,幫助朋友,幫助朋友的父母兄弟,幫助朋友的朋友……以及關心恆源祥集團職工福利,與他們促膝談心,替他們迎來送往,以及介紹醫生,聯絡醫院等一大攤子的事,都由他的夫人朱敏華女士來承擔了。朱敏華在公司專門有間辦公室,沒什麼公要辦,主要就是讓恆源祥的老職工們,那些加盟廠的頭頭腦腦、妻兒朋友,到她那兒去坐坐,與她談談心。他的那些加盟廠的廠長也真是將他們當作了自己的兄弟姐妹,比如毛二度,連兒子都寄養在上海劉瑞旗的家裡,上學讀書,回家休息,還有請家教,暑假安排補習過夏令營,朱敏華就象又添了一個兒子……對此朱敏華看得十分坦然。她說:劉瑞旗對我講,賺鈔票的事由他來做,花鈔票的事由我來做。花鈔票總歸比賺鈔票來得容易……我替他分擔了這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處理一些他沒有精力去顧及的事情,讓他一心一意替大家去賺鈔票……
是的;讓我們再回到2004年來的這一次恆源祥工作會議。
其實,在此以前,劉瑞旗已經成立了一個班子,啟動一個專案,叫做“恆動80”計劃。恆,恆源祥的恆;動,行動的動;80計劃就是恆源祥80週年。2007年是恆源祥建立80週年,到了2007年,恆源祥要實現什麼目標?要達到怎樣一個水平?如何提升恆源祥這個品牌的價值,實現品牌價值的最大化?幾乎所有的人都是帶著壓力與信心,帶著憧憬與期待這樣多種的感受與興奮離開虹橋迎賓館的。
“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2005年元月,在永珍更新日子裡,劉瑞旗對恆源祥集團領導班子作了大幅度的調整,正式任命張欣,陳忠偉,任魯海,顧紅蕾等4人為恆源祥集團的副總經理。
張欣,1985年參加工作,1994年進恆源祥,他從一個普通的營業員做起,一步一個臺階,到櫃組長,副經理,最後做到經理。1988年,他在舒爾美婦女用品商店工作時開始認識劉瑞旗,1994年起直接在劉總手下任職,開始擔任恆源祥浦東分公司的副經理,負責家用紡織品和床上用品的銷售。從認識劉瑞旗的那一刻起,他覺得劉總對工作的執著與激情從來也沒有消退過,他的許多想法與理念是他聞所未聞的,於是他成了劉瑞旗崇拜者與堅定的追隨者。他甚至還整理出了一本小本子《簡單理解恆源祥》,記錄了劉瑞旗關於“企業”、“運營”、“消費者”、“品牌”、“廣告”、“傳播”等方面的100多條鮮明帶有劉瑞旗風格的“劉式格言”,供自己時常翻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