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2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掠通濟渠來發展壯大;如果把通濟渠水道打斷了;迫使南來北往運送物資的船隻都停下來了;那麼必然影響到東征;如此一來;東都就急了;就會派出大量軍隊戍衛通濟渠;戡亂剿賊;到那時義軍就不得不後撤;這等於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不但戰前目標無法實現;還連累了不計其數的河南災民。

“我所謂的擊虛;實際上就是劫掠通濟渠;而不是尋找戰機去攻打官軍。”李道;“某再強調一遍;你們把心思都放在劫掠通濟渠上;而不是放在攻打官軍上。當然;官軍也要打;但必須在戰機非常好;我們佔據絕對優勢;有絕對把握;且不會對我們造成嚴重損傷的情況下才去打;否則堅決不打。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蠢事;無論如何不要於。”

霍小漢又忍不住了;衝著李風雲叫道;“大總管;官軍都在通濟渠兩岸;如果我們堅決不與官軍交戰;那如何劫掠通濟渠?”

李風雲笑而不語。

眾人看出來李風雲成竹在胸;愈發好奇。

甄寶車衝著李風雲拱手為禮;“明公計將何出?”

“百團大戰。”李風雲吐出四個字。

百團大戰?拿一百個團出來作戰?一百個團;就是兩萬人;這不但把義軍的精銳主力用上了;七個備軍用上了;還要把各路豪帥的新近擴張軍隊用上一部分;這算是傾盡全力了。眾人疑惑不解;等待李風雲的解釋。

“某說過;義戰代練;所以這次劫掠通濟渠;所有軍隊一起上;故名百團大戰。現在我們有五萬餘人;有兩百五十多個團;在這次作戰中;所有團旅沿著通濟渠全線鋪開。人多力量大;行動時;各團要明確分工;要各司其責;如一個團負責劫掠;那麼其他幾個團就要幫助其牽制敵軍;配合掩護其安全撤退等等;務必做到令行禁止;默契配合;互為支援。”

李風雲停了一下;目光從眾人臉上緩緩所過;看到豪帥們對自己的話基本理解了之後;繼續說道;“敵強我弱;請諸位在攻擊通濟渠的過程中;務必靈活用兵;要趨利避害;揚長擊短;要在戰鬥中儲存自己;發展自己;千萬不要因為一時衝動而與官軍拼個魚死網破。”

帳內眾人至此都知道了李風雲的意圖;怪不得他把無數災民引到通濟渠一線;原來是打人海戰術。官軍實力再強;但面對混在不計其數的災民中的義軍將士;也只有仰天興嘆;一籌莫展;徒呼奈何。

。。。

第一百九十章 搶權的來了

義軍實力不濟;這是事實;雖然急劇擴張後人數已經多達五萬餘人;但真正具備戰鬥力的不過兩三千人;其他的可以說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既缺乏作戰技能和經驗;也缺乏武器裝備;不堪一擊。李風雲的人海戰術;實際上就是最大程度地發揮了義軍人數多的優勢;揚長避短。

官軍雖然戰鬥力很強;奈何人數有限;而這些有限的軍隊不但要鎮戍大小城鎮;戍衛長達數百里的通濟渠水道;還要確保京畿的安全;如此一來;在兵力運用上必然捉襟見肘;顧此失彼。

李風雲的百團大戰;便是以己之長;攻敵之短。試想一下;當兩百多個團的義軍將士;還有尾隨於義軍之後的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的河南災民;在以浚儀、陳留和雍丘為中心的通濟渠一線全面展開;官軍怎麼辦?官軍肯定是頭大如鬥;若主動出擊;就必須尋到義軍主力決戰;但義軍肯定是避而不戰;官軍找不到對手;有力無處使;既不能對著手無寸鐵的災民痛下殺手;又不能總是在城外尋找對手;置城池安危和水道安全於不顧;於是;只好被動防守;而被動防守就等於任由義軍劫掠通濟渠;就是不作為;罪責更大。官軍進退兩難;最終也只能與義軍玩“貓捉老鼠”的遊戲;至於能否贏得最後的勝利;則要看東都是否出兵支援了。

那麼;東都是否會出兵支援?這個答案是肯定的;李風雲已經從政治層面分析過了;齊王楊喃肯定要出手戡亂。接下來的問題是;東都何時出兵?這其中的玄機就大了。東都出兵的時機;不但與齊王楊喃的切身利益相關;也與義軍聯盟的發展壯大密切相連。

“東都暫時不會出兵。”李風雲的口氣非常肯定;“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劫掠通濟渠;壯大自己。”

“明公何以如此肯定?”霍小漢當即追問。

“齊王楊喃需要戰績;而對手越強;形勢越惡劣;他獲得的戰績就越大。”李風雲解釋道;“其次;齊王楊喃的政治對手若想利用這次機會徹底摧毀他;就必須給我們更長的時間;我們發展了;壯大了;實力強了;他們才有可能借我們這把鋒利的刀殺死齊王楊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