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中最強壯、最負戰鬥潛質的壯勇組建為備軍;以戰代練;讓他們在戰鬥中迅速成長起來;以便在最短時間內提高義軍聯盟的戰鬥力;考慮到西征的戰鬥越來越激烈;這支軍隊同樣由大總管府直接指揮;以提高義軍聯盟的整體作戰能力;剩下一部分精銳主力則承擔起統率和訓練新兵的重任;同時還負責戍守後方重鎮;籌集和運送糧草輜重;組織災民生產自救等等;以確保義軍聯盟以最快速度消化和吸收這次瘋狂擴軍的成果。
這一方案的好處不言而喻;但它實施的前提是;從這一刻起;各軍必須最大程度地放棄自己的地位;各軍豪帥必須把自己的大部分權力上交給大總管府;雖然它是暫時的;是為形勢所迫;然而西征只要繼續下去;這一方案給義軍聯盟;給義軍聯盟裡的每一個將士所帶來的影響難以估量;尤其隨著李風雲的威信越來越高;隨著大總管府的權力越來越重;各軍是否還能繼續維持自己的性?各位豪帥是否還能繼續維持自己的權力?
韓進洛、孟海公等豪帥心情沉重;思想鬥爭非常激烈。一方面是軍隊的生存和發展;一方面是自身利益的損失;孰重孰輕?如果繼續維持各軍的性;維持自己的權利;西征肯定進行不下去了;而西征一旦停止;也就無法繼續“綁架”河南災民;接下來義軍聯盟不但會喪失西征的前期戰果;還要承擔起塗炭生靈之惡名;失去民心;失去道義;為千夫所指;就算安全撤回魯郡;前途也是一片黑暗;敗亡是必然之事。
兩害相權取其輕;很明顯;放棄自己在聯盟中的地位;徹底把自己的利益和李風雲的利益捆綁到一起;才是目前唯一明智和正確的辦法。
至此;豪帥們總算意識到李風雲的西征中原之策;名義上是為了大家的發展壯大;實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