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3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強地生存下去

義軍開倉放糧;義軍對官軍的壓倒性勝利;使得災民看到了生存的希望;而天災的連綿不斷、官府的貪婪欺詐和地方勢力的恃強凌弱;又讓災民陷入深深的絕望。是在絕望中而死;還是在希望中掙扎?不加入義軍;只有在絕望中死去;而加入義軍;尚有一線生存之希望。災民沒有選擇;既然有希望;當然要為希望而戰;為生存而戰。

災民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加入到義軍隊伍裡;魯西南義軍聯盟的人數急驟膨脹;由進入中原之初的不足五千人;迅速擴張到五萬人以上。

蒼頭軍因為一路攻城拔寨;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聲勢最大;實力最強;而白髮帥之威名更是人所皆知;使得災民都以加入蒼頭軍為榮;結果人滿為患;迫使蒼頭軍不得不提高加入“門檻”;即便如此;短短時間內;蒼頭軍也擴充到了兩萬多人。

蒼頭軍本有十六個團;其中兩個團聽命於陳瑞;戍守蒙山;四個團受制於韓曜;留守魯郡;其餘十個團隨李風雲征伐。西征開始後;李風雲帶著這十個團轉戰中原;但這十個團人數都不足;都缺員;實際上也只有八個團的人馬。突然間;蒼頭軍迅速擴充到兩萬餘人的規模;人數膨脹了十倍以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困難可想而知;好在進入中原作戰的這一千多名將士也算是身經百戰的老軍了;蒼頭軍的軍官儲備較為充足;使得擴軍工作進展平穩;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混亂;也沒有嚴重影響到軍心和士氣;但是;軍隊的戰鬥力卻隨著人數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攻克濟陽後;李風雲召集各軍統帥;緊急商議和解決因軍隊數量急劇膨脹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西征至此;戰果累累;雖然目前義軍聯盟深陷於救災困境;危機重重;但軍隊的擴張速度卻實現了戰前目標。戰前李風雲的目標是;在未來五個月內把軍隊數量擴張到十萬人以上;現在西征尚不足一個月;軍隊數量就已經擴充到了五萬人以上;依照這樣的擴軍速度;十萬人的規模很快就能實現;而且至少有一半左右的青壯。青壯兵丁經過強化訓練和實戰錘鍊後就是精兵;就是主力;而義軍聯盟若能建立一支五萬人的精兵隊伍;實力就非同一般了;逐鹿中原都有可能。只是;以目前義軍聯盟的實力;建立一支五萬人的精兵隊伍純粹是痴人說夢;五萬人的精兵不僅僅需要青壯兵丁;更需要錢財;沒有錢財拿什麼去裝備、訓練和養活這支隊伍?

所以李風雲在軍議上拿出來的第一個對策就是停止擴軍;馬上停止;否則因擴軍而帶來的弊端會迅速放大;義軍聯盟失去的不僅僅是戰鬥力;還有自身的生存。

這個危機不需要李風雲分析和解釋;各路豪帥都知道。你的胃口只有那麼大;雖然眼前有一桌子的山珍海味;但你吃不下;如果不顧身體拼命地去吃;結果必定是害了自己;撐死都有可能。擴軍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是你必須有能力擴軍;就如人人都想三妻四妾;都想養一大群兒女;但問題是你如果沒有經濟實力;你拿什麼娶三妻四妾?又如何養活一大群兒女?

現在蒼頭軍就是不堪重負;而韓進洛、孟海公等豪帥也是焦頭爛額;所以李風雲的建議當即得到了豪帥們的一致認同。

然而;義軍聯盟已經擴軍到五萬人以上;已經“吃撐”了;盲目擴張的惡果已經出現了;必須想方設法解決危機;而首要解決的危機便是如何維持當前的戰鬥力。沒有戰鬥力;西征也就失敗了;而西征失敗了;義軍聯盟兵敗如山倒;現在得到的一切將在瞬間消亡;塵歸塵;土歸土;什麼都沒了。

李風雲拿出了兩個方案。一個是繼續維持各軍的性;各軍馬上擬定擴軍後的新建制;然後依照新建制以最快速度完成軍隊的整編;以穩定軍心。但各軍因為精銳主力十分有限;軍官儲備極其不足;如果依照這一方案執行;雖然能迅速穩定軍隊;卻無法遏制軍隊戰鬥力的銳減;也就是說;西征事實上已經難以為繼。

河南災民之所以踴躍加入義軍聯盟;是因為他們看到了生存的希望;是因為義軍聯盟攻城拔寨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開啟了一個又一個官倉;反之;如果義軍聯盟不打了;就此撤退;或者被官軍打得丟盔卸甲;他們的希望就此破滅;他們還會繼續待在義軍裡嗎?當然不會;他們肯定一鬨而散;因為繼續待在義軍裡肯定是死;倒不如逃亡;向南方沒有受災的地方逃亡;或許便能找到一條活路。

於是李風雲拿出了第二個方案;那就是各軍把自己的精銳主力一分為三;其中一部分精銳主力組建為新軍;由大總管府直接指揮;以維持義軍聯盟的戰鬥力;還有一部分精銳主力則與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