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部分(3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頂”;其他皇子皇孫同樣有機會問鼎皇帝寶座;這實際上是剝奪了齊王楊喃的唯一合法繼承權;同時授予其他皇子皇孫繼承皇統的資格;新一輪的皇統之爭就此拉開了序幕。

先帝時期的皇統之爭;聖主最終勝出;已經非常清楚地表露了改革派們所堅守的以“立賢”為原則的皇統繼承製度;而今天聖主步先帝之後塵;同樣舉起了“立賢”這杆繼承“大旗;看上去有重蹈覆轍之危;有失去理智之嫌;但實際上其政治背景與當年如出一轍;改革派遭到了重大挫折;大一統的改革事業遭遇到了重大危機;迫不得已之下;改革派只能以擴大皇統之爭來轉嫁危機;把保守派攻擊改革的“火力”轉移到皇統之爭的戰場上;以此來贏得喘息和逆轉的時間;來獲得與保守派討價還價的更多籌碼。

中土的各大貴族集團已經經歷了先帝朝的“皇統之戰”;有豐富的“戰鬥”經驗;所以當他們看到聖主重新開啟了以“立賢”為原則的皇統大戰的戰場後;一眼便看穿了聖主的用意;看透了改革派們的手段;看到了蘊藏其中的巨大機遇和風險;於是一個個精神抖擻;氣勢如虎;拎著把大刀就衝向了戰場。

博陵崔氏一馬當先;衝在最前面;而此等驚心動魄的大戰;衝在最前面的一般都是死;生機渺茫;但此時此刻;博陵崔氏沒有選擇;與其考慮會不會死;倒不如一往無前;殺出一條血路;死裡求生。

博陵崔氏一夜間再度贏得了聖主的信任;再度“輝煌”;只是這“輝煌”背後所隱藏的危機讓人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不寒而慄。

十二月下;李風雲率聯盟大軍撤回濟北;就在他準備撤回魯郡的時候;李安期匆匆而來。

李安期辜負了李風雲所託;未能在李風雲北上永濟渠之前請來鴻儒劉炫;好在李風雲運氣不錯;找到了王安這個非常默契的“合作者”;否則此趟河北之行不會如此順利。不過李風雲並沒有責怪李安期;畢竟劉炫是中土的儒林泰斗;就算落魄到與賊為伍;他也是大師級的人物;有大師的尊嚴;有大師的思考;他願意來自然會來;不願意來就算綁架也沒用。

李安期帶來了李百藥的密信;李百藥邀約李風雲至館陶相會。

館陶在河北武陽郡;永濟渠南岸;距離濟北大約兩百餘里;路程不算多;但隆冬季節行走艱難;再加上李風雲剛剛從清河回來;新年將至聯盟還有一大堆事要處理;這馬上又悄悄返回;實在不便。

李風雲猶豫了一下;問道;“很緊急嗎?一定要即刻動身?”

李安期連連點頭;鄭重其事地說道;“據說;不久前;崔家那位到了魏郡的鄴城。”

李風雲心領神會;原來崔家十二娘子到了;而且與李百藥一起;這足以說明博陵崔氏和趙郡李氏在某些方面展開了密切合作;但這一合作是否有利於自己;就很難說了;所以這一趟的確不容耽擱。

李風雲果斷起程;日夜兼程趕赴館陶。在館陶城外的一座莊園裡;李風雲見到了李百藥;也看到了崔九。

崔九對待李風雲的態度發生了明顯變化;很客氣;很友善;言辭中甚至透出一股親近之意。李風雲倒是一如既往;不卑不亢;寒暄一番後;遂急切問到了東征戰敗的具體經過。

崔九詳細述說;三番兩次提到李風雲的預測與實際情況基本一致;當說到自家家主崔弘升的功績時;崔九更是喜形於色;把遠征四個軍的成功突圍完全歸功於崔弘升。當李風雲聽說有四個軍十幾萬將士成功撤回遼東後;當即意識到自己可能被記憶中的歷史欺騙了。

歷史說薩水大戰後宇文述僅僅帶了不足三千人撤回遼東;而三千人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除了諸軍統帥和他們的扈從外;餘者皆沒;這就出現了一個無法解釋的疑問;諸軍統帥們又是如何撤回來的?遠征軍後撤過程中;諸軍處在不同的位置;會遇到不同的戰況;諸軍統帥們即便拋棄了自己的軍隊;也不可能有如此好的運氣;都逃出了天生;再考慮到高句麗人半渡而擊之;遠征軍肯定有一半軍隊在洪水到來之前渡過了薩水;而這一半軍隊逃到鴨綠水後;還是有足夠的能力和時間越過鴨綠水天險;所以不出意外的話;宇文述至少可以帶著幾萬將士撤回來。由此可以確定;李唐為了汙衊和抹黑聖主;在撰寫這段歷史的時候;做了篡改。

李風雲心情愉悅;事實證明;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自己還是有改變歷史的可能;雖然改動的幅度非常小;甚至忽略不計;比如在崔弘升的努力下;在聖主、中樞、遠征統帥部的齊心協力下;還是拯救了更多將士;但積少成多;厚積薄發;機緣巧合下;還是有改變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