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3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現實;甚至連崔弘升的命運都被他說對了;雖然十二娘子和崔九不顧一切趕赴遼東戰場試圖拯救崔弘升;但天命難逆;崔弘升終究沒有未能逃脫牢獄之災;接下來;崔弘升會不會死去?從已知事實來看;李風雲的確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他向崔氏洩露了天機;按道理崔氏應該能逃過這一劫;只要崔弘升不死;只要他挺過這一關;崔氏的未來相對來說就要樂觀一些。一時間;崔德本竟然有了與李風雲見上一面的衝動;他急切想知道崔氏的命運;崔弘升的命運以及他本人的未來。

此時此刻;在彭城;迫切想見到李風雲的不止崔德本一個;還有齊王楊喃;還有韋福嗣。

李風雲的預言一一成真;這讓齊王楊喃和韋福嗣驚歎之餘;亦產生了一絲畏懼;一絲說不出是喜還是憂的陰鬱情緒。一個知道未來的人;其可怕之處可想而知;但未來是否可以改變?如果天命不可違;只能在窺探到天機後;利用天機趨利避害;那這種不可思議的天賦也僅僅是一種保命手段而已;然而;李風雲正在做和打算要做的事;卻明顯就是逆天而行。逆天的後果是什麼?開弓沒有回頭箭;齊王楊喃和韋福嗣都已經走上了不歸路;如今似乎也只能與李風雲一樣;拿命豪賭了。

對於東都政局的走向;齊王楊喃和韋福嗣也是難以揣測;雖然有一點是可以預見的;那就是聖主和中樞為了發動二次東征;為了贏得東都眾多政治集團的支援;必然會做出各種妥協;比如把董純調回彭城;解禁李子雄父子;就是聖主和中樞對以齊王、韋氏為首的關隴本土政治集團做出的妥協;比如只殺劉士龍卻不殺於仲文和宇文述;就是對軍方的妥協;但是;讓人難以理解的是;聖主和中樞在做出妥協的同時;不知道出於何種目的和想法;卻以罕見的激烈手段頻頻“反擊”政治對手;比如誅殺已經被除名為民的前御史大夫張衡;比如重賞水師統帥;這是為什麼?報復嗎?報復關隴本土政治集團以南北運輸大動脈的安全來脅迫聖主讓步?報復軍方以二次東征能否成行來脅迫聖主不得不誅殺尚書右丞劉士龍?目前局勢下;這種拙劣的報復手段;除了激化矛盾外;根本就起不到打擊對手的作用;也起不到維護聖主和中樞權威的作用;反而讓對手在同仇敵愾之下攜手合作;反而進一步削弱了聖主和中樞的權威。

因為看不清東都政局的走向;齊王楊喃和韋福嗣憂心忡忡;不由自主的就想與李風雲見上一面;看看能否從李風雲那裡探悉一點天機;為接下來控制齊魯做好充分準備。

韋福嗣輕車簡從;急赴下邳;與李善衡會合後;馬上派人聯絡李風雲;邀其密談。

李風雲已經準備撤離徐州。隆冬將至;大雪一下;大河就要封凍;王薄與河北豪帥們隨時都會渡河南下;依照約定;李風雲的聯盟大軍將在濟水一線給予配合;以有效牽制張須陀;所以李風雲必須抓緊時間返回魯西南;把主力大軍部署到濟水一線;以免耽誤了大事。但韋福嗣的突然邀約;讓李風雲意識到東都政局可能出現了重大變化;遂決定暫緩撤離。

兩人見面後;韋福嗣也不隱瞞;把東都政局的變化詳細告之;主要內容與李風雲的預測相差無幾;但讓李風雲意外的是;水師非但無過;反而有功;水師總管來護兒不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得到了重賞。

這太匪夷所思了;完全背離了正常邏輯;這隻能說明一件事;水師提前攻打平壤的確是源自聖主和中樞的授意。只是;聖主和中樞為何要以重賞來護兒來變相“公開”這件事?此事不“公開”;來護兒和水師承擔罪責;大家即便有所猜測;但無憑無據也不能無端指責聖主和中樞;而一旦“公開”;聖主和中樞的權威則必遭打擊;衛府必然陷入分裂之危;這對聖主和中樞十分不利;對二次東征同樣十分不利;這是顯而易見的事。

李風雲百思不得其解;但隨著韋福嗣的述說;李風雲又隱隱約約找到了答案。

分裂了;隨著東征大敗;聖主和中樞權威喪盡;改革派之前所佔據的優勢喪失殆盡;保守派乘機反撲;而改革派負隅頑抗;兩大對立政治集團終於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分裂;再難維持妥協之格局。

之前妥協之格局;是改革派佔據極大優勢;是保守派單方面的妥協;現在形勢顛覆了;保守派佔據了優勢;而改革派拒不妥協;他們不能讓改革倒退;更不能讓門閥士族政治捲土重來;於是鬥爭的結果就必然是分裂;統治階層內部的分裂;貴族集團內部的分裂。

既然分裂了;針尖對麥芒了;刀對刀、槍對槍了;徹底撕破臉了;那聖主和改革派當然不顧一切、不計代價、竭盡所能去維護和擴張自己的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