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儲君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但這個難度太大了;難如登天。聖主是特例;當年中土統一的歷史大潮滾滾而來;勢不可擋;聖主正好順勢而為;佔了一個天大的便宜;所以他的成功不可複製。今日的齊王即便窮竭全部力量;即便佔據所有時運;也休想把自己的實力發展到足以威脅到中土命運的地步
就在此刻;蕭逸驀然靈光一閃;想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事;眼裡頓時掠過一絲驚色;目光更是從李風雲的臉上迅速移開;似乎要隱藏自己心緒上的突然變化。
李風雲卻看了出來;微微一笑;問道;“你懷疑某是齊王佈下的棋子?你懷疑某殫精竭慮組建義軍聯盟;就是要把它送給齊王;幫助齊王壯大實力?”
蕭逸知道瞞不過李風雲;哭笑不語。如果李風雲當真是齊王佈下的棋子;如果義軍聯盟當真為齊王所用;那中土內戰的爆發已不可阻止。
。。。
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
李風雲搖搖手;“你多慮了。某對你說過;某對東征並不樂觀;東征失敗的可能性很大;雖然十二娘子相信某的推測;親赴遼東;試圖說服黃臺公(崔弘升);竭盡全力逆轉戰局;但人焉能勝天?或許她的孝心能感動上蒼;幫她解救黃臺公;但絕無可能拯救東征。”
“東征若敗;中土的國防和外交戰略必受重挫;其中最為直接的衝擊便是北疆邊防;虎視眈眈的北方諸虜肯定要乘著北疆鎮戍軍傷痕累累之際;頻繁侵掠;以打探中土虛實。南北關係會迅速緊張;南北大戰一觸即發。中土腹背受敵;內憂外患;深陷兩線作戰之窘境;皇帝和中樞必定焦頭爛額;難以支撐;而為此付出慘重代價的不僅是他們;還有中土千千萬萬無辜生靈。”
“如果未來中土局勢的走向如此惡劣;那麼今日我們混亂中原;挑起內戰;不但置千千萬萬無辜生靈於死地;更有可能危及中土根基;摧毀中土統一大業;成為千古罪人。”
“所以……”李風雲神情嚴肅;語氣堅定;“不論東都政局如何變化;我們西征中原的目標始終不變;我們的目標就是壯大自己;任何阻止我們壯大甚至妄圖消滅我們的力量;都是我們必殺之目標。”
蕭逸聽到這話心裡不禁就有些鄙夷;李得慷慨激昂;實際上做的是另外一套;如果你如此高尚;憂國憂民;你造反於什麼?你乘著東征之際攻打中原於什麼?你明明就是要挑起內戰;就是要摧毀統一大業;你還矢口否認;有必要如此虛偽嗎?
蕭逸愈發不安了。李風雲可以窺測天機;這有事實為證;不是假的;所以李風雲對未來的預測假若都是正確的;東征失敗;衛府軍死傷累累;北疆邊防因此空虛;北虜南下;南北戰爭爆發;然後國內起義浪潮席捲天下;中土內憂外患;腹背受敵;國祚當然就有崩潰之危;統一大業亦有可能分崩離析;而中土一旦陷入戰亂和分裂;受苦受難的不僅有無辜百姓;門閥士族也一樣難逃厄
未來當真如此可怕?蕭逸不相信;統一後的中土蓬勃發展;國力越來越強盛;尤其自聖主登基之後;厚積薄發;遷都、開掘大運河、加固長城防禦、滅亡吐谷渾穩定西北;還有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制度的改革;國防外交戰略的調整;等等;都進一步推動了中土的發展;夯實了國祚的基礎;雖然因國力提高所帶來的利益重新分配而導致的國內各種矛盾有愈演愈烈之勢;雖然傾盡國力的東征加劇和催化了隱藏在國內外大好形勢下的各種危機;但到目前為止;矛盾也把;危機也罷;都還沒有爆發;都還處在醞釀狀態;皇帝和中樞依舊擁有至高的權威;中央對中土的掌控力依舊強大;而中土的未來也依舊燦爛。
然而;東征的勝負是個轉折點;皇帝和中樞如果取得了東征的勝利;那麼就能壓制矛盾和危機;壓制政治上的反對力量;繼續推動中土的發展;反之;矛盾和危機就會爆發;政治上的反對力量就會“大舉進攻”;中土的發展就會停滯甚至倒退。
當然;這個“中土的發展”;改革派和保守派有著截然不同的詮釋;而詮釋的基礎就是利益。這個利益屬於改革派;那便是發展;反之;就是停滯甚至倒退。所以東征的勝利符合改革派的利益;卻不符合保守派的利益。可想而知;此刻;不論是東征前線還是東都後方;只要是皇帝和改革派的敵人;都不願意看到東征的勝利。
蕭逸斷定;李一套做一套;就目前通濟渠戰局來說;他勢必要中斷通濟渠;在政治上與齊王楊喃、與東都的某些政治大佬取得“默契”;然後憑藉這一“默契”贏得戰場主動權;在各種政治勢力之間遊走;巧妙利用東都政局的變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