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2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擊儲君寶座。

以齊王的身份;率軍出京戡亂在政治上的確會帶來風險;只是韋氏權勢傾天;韋氏子弟個個信心十足;而隴西成紀李氏、關中杜氏、蘇氏亦對風險視若無睹。齊王“失德”一案讓他們栽了個大跟頭;顏面盡失;好不容易抓住一次反擊機會;豈肯錯過?然而世事無常;本來被他們故意忽略的政治風險;在政敵們的有意操縱下無限放大;齊王不知不覺就深陷絕境。

戡亂剿賊又如何?你功勞越大;實力越大;死得就越快。誰讓你有軍隊?誰讓你有謀反的實力?誰讓你在慘遭打擊後還不知死活地高調“反擊”?你越高調;越想衝擊儲君;就越是適得其反;越會遭到敵對勢力的四面圍攻;想不死都難。

“白髮賊到底是何許人也?”韋雲起冷靜思考後;問到了關鍵之處。

李風雲的身份是關鍵;唯有摸清了李風雲的真實身份;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

韋福嗣的推演;源自李風雲知道中樞核心層的最高機密;而韋福嗣曾是中樞一員;以他對東都政局的瞭解和從政幾十年的豐富經驗;當然知道李風雲所說機密的真假;由此便引出了黃門侍郎裴世矩。

韋福嗣認定裴世矩是暗藏在李風雲背後的影子;而裴世矩曾是山東高齊舊臣;與山東豪門世家以及整個山東貴族集團之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先帝和聖主兩代皇帝之所以重用裴世矩;倚重裴世矩;不僅因為裴世矩出自河東裴氏且才智超絕;更重要的是出於政治目的;是以他為“橋樑”;有效緩和山東人和關隴人之間的矛盾;緩解雙方的緊張關係。而裴世矩利用自己在中樞的地位和權勢;充分發揮自己在山東人中的影響力;很好地完成了兩代皇帝所託付的這一政治任務。裴世矩因此贏得了關隴人和山東人的普遍好感;這也是他在中樞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

以裴世矩為中心;把李風雲、魯郡太守段文操、彭城郡丞崔德本聯絡起來;再把李風雲千里躍進蒙山、縱橫魯西南、建立義軍聯盟、轉戰中原等一系列事件串聯到一起;不難發現李風雲就是山東人“製造”出來的;是山東人用來混亂中土局勢的“武器”;而裴世矩不但參與了“製造”李風雲;還有可能繞過山東人直接指揮李風雲;證據便是李風雲知道中樞核心層的最高機密。

這個機密如果韋氏不知道;那麼山東眾多豪門也不可能知道;但李風雲一個反賊卻知道;這問題就嚴重了;就不得不思考一下;為什麼裴世矩要把此等機密告訴李風雲?裴世矩希望李風雲藉助這些機密達到什麼目的?

裴世矩位列中樞的政治意義就是緩和關隴人和山東人之間的矛盾。只要這兩大政治集團的矛盾緩和了;衝突減少了;東都的政局也就基本穩定了。現在因為東征;因為天災**;關隴人和山東人之間的矛盾已經爆發;大河兩岸義旗高舉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而接下來齊王楊喃如果敗亡於通濟渠戰場;那麼關隴人和山東人必將大打出手;這不僅影響到東都政局;影響到國內穩定;更影響到了東征的進行;影響到了國防和外交大戰略;所以;值此關鍵時刻;裴世矩必須出手;必須繞過山東人直接指揮李風雲。

從李風雲所獻策略來推演;的確可以達到裴世矩的目的;同時也有利於齊王;畢竟好死不如賴活;有實力總比沒實力好;在牢外總比在牢內好;有功勞總比沒功勞好;天高任鳥飛的齊王或許便能抓到某個機遇扭轉逆境。同樣;此策也有利於山東人;如果山東人配合河洛人把齊王摧毀於通濟渠;雖然可以挑起關隴人之間的內訌;但必將遭到聖主和關隴本土勢力的瘋狂報復;付出的代價太大;不划算;反之;如果與齊王合作;聯手打擊河洛人;不但同樣可以達到打擊關隴政治集團的目的;同時還能把齊王一步步推上與聖主決裂的不歸路;或許便能讓齊王重蹈漢王楊諒之覆轍;重演漢王舉兵叛亂、皇族自相殘殺之悲劇。

然而;裴世矩為何如此信任一個反賊?為何把如此重要使命託付於一個反賊?他又憑什麼斷定這個反賊一定會對他言聽計從?

答案呼之欲出了。裴世矩在中樞主掌國防和外交事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南北關係;為此必須及時準確掌握北虜諸種的一舉一動;而要獲得北虜訊息;就必須在大漠上部署大量秘兵。裴世矩的手中就有一支秘軍;而李風雲曾是活躍在長城一線的大盜;據韋氏所知;邊陲的這些馬賊大盜;大部分都是秘兵;由此可以肯定;李風雲是秘兵;是裴世矩的親信部屬。

那麼;李風雲為何被邊軍抓捕?宇文述又為何將其羈押至東都?李風雲從白馬逃脫後;為何又要造反?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