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權力受到了挑釁;他無法說服自己接受李風雲的決戰之計;於是下令召集諸軍將共議;如果諸軍將都願意接受李風雲的決戰之計;他就做出最後一次讓步;以求贏得決戰的勝利;然後兩人便分道揚鑣;各奔東西;彼此再無瓜葛了。
李風雲的計策無懈可擊。諸軍將一片沉默;大家都能清晰感受到楊玄感讓李密當眾解說此策的真實意圖。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而李風雲實際上也是當局者;但為何他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因為他沒有被怒火衝昏頭腦;而其他人;包括楊玄感自己;都已陷入報仇雪恨的瘋狂之中;都已失去了冷靜和理智;而這種失控的情緒如果不能迅速進行壓制;諸軍將如果不能迅速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那麼這場決戰帶給他們的恐怕不是勝利;而是無盡的悲傷和走投無路的絕望。
在壓抑的氣氛中;胡師耽咳嗽了兩下;打破了帥帳內的沉默;“我們始終不相信白髮;擔心白髮出爾反爾;臨陣脫逃;而從此策來看;我們似乎對白髮有些誤解。依照白髮之計;由他二次包圍澠池;斷絕西京大軍的退路;與我們前後夾擊西京大軍;這樣一來他就不得不竭盡全力了;因為他若想返回東都;若想安全撤離京畿;就必須踩著西京大軍的屍體東進函谷關。”
說到這裡;胡師耽看看諸軍將;撫須說道;“換句話說;從此刻開始;我們不但要相信白髮;更要與白髮齊心協力;共同打好這場決戰;為我們西京關中掃平最大阻礙。”
胡師耽擺明了立場;即刻改變決戰佈署;用白髮的計策來重新進行決戰佈署。
諸軍將依舊沉默;無人附和胡師耽。楊玄感面色陰沉;一言不發;這讓軍將們無所適從;不敢輕易發表意見;畢竟突然變計對楊玄感的威信來說是個打擊;雖然李密、胡師耽先後表明立場;但最終決定權還是在楊玄感手上;如果楊玄感固執己見;拒不採納;白髮這個計策也就泡湯了;最多也就是起一個警示作用;讓大家在決戰時小心謹慎;不要為了報仇而盲目衝動。
就在這時;楊玄挺說話了;“阿兄;白髮的決戰之策有很多可取之處;為了確保決戰的勝利;我們應該取長補短;只要有利於決戰;我們就應該採納。”
“阿兄;某也建議採納一部分白髮之策;這更加有利於我們全殲西京大軍。”楊積善看到楊玄挺持支援態度;馬上緊隨其後。
楊氏兄弟的態度當即改變了帥帳內的緊張氣氛;諸軍將紛紛發言;大都支援以白髮之策進行決戰。
楊玄感從善如流;很快做出決定;“以白髮之策重擬決戰佈署。”
六月二十七;上午;河北討捕大使崔弘升率軍越過永濟渠;由陸路向汲郡首府汲城急速前進。
同一時間;涿郡副留守、武賁郎將陳稜亦率軍離開湯陰城;沿著大道南下;向汲郡首府汲城大踏步前進。
這是昨日崔弘升和陳稜離開齊王大營後;共同做出的決策。
昨日齊王在周法尚的威逼下;不得不做出了三日內攻陷黎陽、打通永濟渠的承諾;然後周法尚就匆忙離開;遵照行省的命令去救援東都了。崔弘升和陳稜十分被動;接下來怎麼辦?繼續駐兵內黃和湯陰;“監控”齊王?似乎沒必要了;周法尚封鎖了大河水道後;齊王已不可能進京;只能利用大運河最大程度地詐取政治利益;而周法尚向齊王做出的妥協;正是把支援滎陽的重任交給了彭城留守董純;實際上就是把通濟渠的控制權拱手讓給了齊王;讓齊王擁有足夠“資本”去訛詐聖主。
既然周法尚已經把未來的黎陽局勢佈署好了;崔弘升和陳稜當然沒必要繼續留在黎陽戰場得罪“齊王”了;所以兩人商量了一下;決定火速趕赴汲郡首府汲城;一則遠離黎陽戰場;與齊王保持“安全”距離;並向齊王表明自己的“配合”之意;二則就近與河內、滎陽保持密切聯絡;以便及時掌握京畿訊息;同時與周法尚以及水師保持高度默契;只要形勢對楊玄感不利;對關隴人不利;只要周法尚開始傾盡全力殺向東都;他們就隨後跟進。
至於行省方面;因為關隴人控制了很大一部分決策權;導致山東人和江左人對行省命令始終抱著警惕之心;若其命令不利於自身利益;則陽奉陰違。現在各路支援大軍統帥中;周法尚最為聖主信任;權勢最大;因此崔弘升和陳稜當然要唯其馬首是瞻;亦步亦趨;以免在政治上犯錯;而行省亦會緊緊盯著周法尚;萬事謹慎。
同日;大河南岸白馬城;彭城留守董純率軍西進;開始向滎陽進發。
六月二十七;午時;河北魏郡;洹水上游的靈泉城外;李子雄和陳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