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團團“包圍”在黎陽;讓其動彈不得。由此不難看到;齊王這個“威脅”不解除;齊王的政治利益沒有得到滿足;東都平叛就不得不“擱置”。
屈突通進城拜見了齊王楊喃。齊王的態度還算親和;既沒有盛氣凌人;也沒有拒人於千里之外;表現得很成熟;很理智;言辭間更是透露出對聖主的關懷;對中外局勢的憂慮;但屈突通看得透徹;對齊王“憂君憂國”的嘴臉不屑一顧。
雙方暢所欲言;交換了很多訊息;基本上都達成了自己的目標。
齊王知道聖主和中樞在得知楊玄感黎陽兵變後的第一時間就決定停止東征;這不但表明聖主和中樞的返回速度非常快;也表明聖主和中樞決心以雷霆手段解決東都風暴;最大程度地減少這場風暴對改革造成的阻礙和破壞;絕不讓這場風暴影響到國祚安全甚至動搖統一大業;這使得齊王意識到更猛烈的“狂風暴雨”即將襲來;為此他要未雨綢繆;要掌握好“訛詐”聖主和中樞的“尺度”;不要弄巧成拙;不要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以免竹籃打水一場空;不但一無所獲還殃及自身。
屈突通用事實嚴正“警告”了齊王;不要讓貪婪和**矇蔽了雙眼;不要利令智昏;要正確認識當前局勢;你現在“適可而止”還能從中牟利;反之你如果狂妄自大;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卡住了聖主和中樞的“咽喉”;可以為所欲為;那就大錯特錯;最終結果恐怕就是“煙消雲散”了。
“大王;當務之急是貫通南北大運河。”屈突通語含雙關地說道;“雖然大運河已斷絕一個月;但遠征軍撤退速度極快;懷遠鎮、望海頓、北平臨渝宮、涿郡臨朔宮都囤積有大量糧草輜重;足以保證遠征軍順利安全地撤回東都。當然;大運河持續斷絕;尤其是通濟渠的斷絕;對西、北兩疆萬里邊防的鎮戍將造成重大影響;這一點毋庸置疑;所以;我們不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