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的英雄。
尤其是在技能點升高cd疊上來後,e和q的超短cd能讓其頻繁的打出高額真實傷害。
這就使得we出現一個尷尬局面,克烈和青鋼影對拼起來,加里奧去支援,最多也就是保護克烈不被單殺,無法形成後續對青鋼影的威脅。
而加里奧只要將大招給到邊路,就意味這we的正面戰場沒有人保護,瑞茲就能利用大招帶人衝後排,形成完美的以多打少局面。
we必須要想想辦法,不然按照這個節奏下去,他們就會陷入一個尷尬的局面,在自己陣容的強勢期打團打不過ig
尤其是當12分鐘,明明第二條小龍依舊是火龍,但we卻不敢過去接團,被ig輕鬆拿下。
這種情況更加說明we面臨的窘境。
we的這套體系其實就是四保一體系,ig當初第一次拿出來的時候,上路因為是青鋼影,導致他們更加偏向於中上野的打法。
而we則不能發動寫輪眼完全將ig的打法給偷掉,克烈就算是邊線單帶,也不能隊伍太遠,否則大招的距離完全不夠。
除了女警以外其他都是那種功能型的角為何說四保一體系容易以弱勝強?
因為……
這套體系就是透過將其他位置的角色功能化,單一化,將全隊的資源無腦集中在一個c位上,透過集中資源分配的方式讓這個c位擁有超越時間線的發育和戰鬥力。
四保一通常都是在中前期發力。
這時,因為資源的集中分配自家核心c位的發育通常都會碾壓對方的c位,而又因為陣容中有眾多功能型角色戰鬥力十分強悍。
像加里奧、慎、泰坦、皇子
這些英雄都是聯盟中功能型角色的統稱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不需要太多的裝備也能在團戰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身板紮實,控制眾多,開團能力強等等!
再通俗一點來說。
那就是不需要吃太多的經濟以及裝備成長性不強,3件套和4件套的戰鬥力差距並沒有那麼大。
而裝備成長性強的英雄代表又以暴擊流adc,劍姬、瑞文、青鋼影這類輕裝戰士為代表,戰士就不同了,3件套和4件套之間的戰鬥力差距那叫一個天差地別!
大家都是一件套的時候,我坦克英雄就你在s7根本就不可能找到這樣一件裝備。
s7的裝備大多要麼是隻有坦度和cd,要麼就是隻有攻擊力和cd,你想要多種屬性都滿足的話,就必須出到3件套!
所以!
we這套陣容的完美理想玩法是什麼?
以女警為核心,在加里奧和皇子達到6級可以聯動之後,立馬去下路幫忙遊走,幫
女警建立起優勢,幫助女警拿下一血塔賞金,開始滾動雪球!
隨後圍繞著女警來充當推進核心,不斷的推塔拿團隊經濟。
而這時,加里奧、克烈、皇子只需要一件套左右就能在團戰中打出不錯的效果來,在中期就建立起足夠的優勢!
成一波進攻之後,顯然是在刻意的放緩節奏。”米勒分析著場上的局勢,“不過也正常,現在真打起來的話,we還有一戰之力,如果再讓ig的這群人發育一下,we就真沒的玩兒了。”
“最主要邊路分推ig是優勢啊,加里奧打不過瑞茲,克烈也打不過青鋼影,we想要確保抓死人的話,必須得是上中野同時出動,可一下子出動這麼多人,女警和婕拉又必將陷入無人保護的尷尬境地,ig要麼抱團拿塔,要麼強行殺人,怎麼都能止損,挽回劣勢。”
遊戲節奏一直牢牢的掌控在ig的手中,we只能進行被動防守。
可ig的不著急進攻,又讓場上的節奏略顯沉悶,畢竟雙方都在互相刷兵,甚至就連對拼的鏡頭都沒有。
其實這種運營的部分才是最體現兩支戰隊真正實力的時候,可惜大多數觀眾們的遊戲理解都還沒有高到這一步。
又或者說在現在這個看電視劇和電影都恨不得拉進度條的快節奏時代,觀眾們只想看到純粹互秀操作的對拼以及如同大亂般雙方不斷打團的場景。
劣勢??
那劣勢就要更加果斷開團來扳平劣勢,同樣都是在對刷兵線,你憑啥挽回劣勢?
“我們中路囤一波兵,向人傑你往中路靠,到時候旺仔和腿哥你倆也來中路靠,對面沒tp,青鋼影短時間內支援不過來,我們必定有人數優勢!”zero的思路也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