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部分(3 / 4)

小說:朱門風流 作者:知恩報恩

而代之的,是江上各艘戰船上發出的震天歡呼,趁著火燒之際,本已停住的戰船一艘艘開動,弓手和火銃手已經是上了前方甲板,一時間,眾人的耳邊充斥著無數的拉絃聲和破空聲。

陳華憋著一肚子火無處發,這一遭以有心算無心,再加上人數裝備全都是遠勝,大江上的戰鬥很快就呈現出了一邊倒的狀況。倉促開出的叛軍戰船往往是一艘得對陣明軍的四五艘船,當陸上原本只是列陣以待的千多先鋒軍和後趕到的柳升崔聚大軍匯合,也加入了戰陣之後,儘管大江上喊殺未止,火銃爆響仍在,刀牌交擊不絕,一場大戰的勝負卻已然決定。

由於叛軍一心想著陳華水師投靠,大江上並未設鐵索攔江,因此一戰過後,柳升便從岸上傳令下來,休整一夜後直奔清化府。因此,當清晨數百艘戰船再度進發時,流淌的大江上不時飄過焦黑木板或是浮屍,赫然重現當年大江為赤的驚心場面。

第十六卷 挽狂瀾 第021章 火光中的末日

安南國變成大明的交址布政司之後。西都的王宮被拆毀了四面宮牆。逾越規制的建築被拆除之後。餘下的就地重新利用,也就成了後來的清化府衙。然而,如今陳天寶等人重新入主清化府,復其名為西都。號曰清華承政。這府衙也就重新升格成了王宮。

自從起事以來,陳天寶打的就是安南陳氏的旗號,因此,之前誘出榮昌伯陳智大軍深入設伏殲滅之後。他就在臣子的建議下,把目光盯上了清化府,最後裡應外合奪下了此的。這裡是故安南的西都所在,而且比東都交州府更靠近南面,又網好就在海邊,不但有利於他正統的名分,而且隨時可從海路撤退。

雖是大戰期間無暇整修王宮,但陳天寶還是支使屬下搶掠了清化府內的不少在此做生意的明人,把各家的珍玩擺設等等拿來裝飾這裡。好在他還聽了大臣的勸諫把財寶分了不少給本地的交人,又是狠下了一番盅惑的功夫,因此總算是拉攏了不少軍民,也算有一番氣象。

如今,這府衙的正堂三間就成了他接見再下的正殿。

原本題著琴堂的匾額早就被他摘下當成爛柴燒了,取而代之的是他親手寫的清華承政四字。由於標榜和推崇喃字的胡朝的區別,再加上為了籠絡底下那些以漢字儒學為正統的臣下,他稱王起事之後,立玄就恢復了以漢字為正統,也深以一手漂亮的漢字和一口嫻熟的漢話為豪。

於是,這所謂正殿之中瀰漫著一股濃濃的中國風。除了高懸的牌匾之外,下頭那張公案上擺著一隻焚著龍涎香的四面飾龍紋的青銅寶鼎。一旁的牆壁上掛著不知從哪家富戶蒐羅來的兩幅水墨山水,卻是宋人筆法。牆角的一張海棠雕漆高几上。擺著一隻天青色汝窯刻花鵝頸瓶。就連椅子凳子,也都是紅漆描金。一副富麗堂皇的氣息。

只不過,眼下在正殿裡頭的陳天寶卻正在大雷霆。他剛剛得知陳華背信棄義率水軍和柳升會合,大破自己攔江軍馬三萬的訊息,雖說氣得幾乎吐血,但他還是趕緊安排船隻預備逃走。可是,就在他忙著搬空清化府儲存的軍糧以及掠奪到的財寶時,偏偏有臣子聯袂來見,卻是苦口婆心地勸他在這裡和明軍死戰,不要輕易言退,以免讓占城人看低了。

衝著下頭苦苦相勸的幾個老人,陳天寶卻暴怒地咆哮道:“當初就是你們說陳華可靠的!要不是你們信誓旦旦,說陳華早有背明自立的意思。這趟過來不但能帶來眾多兵馬,還能順便把明軍擊退,此前用數道鐵索攔江,怎麼也不至於讓他們長驅直入!要決一死戰,可以,讓占城派來的那個人指揮,他不是要軍權嗎,全都交給他!”

陳天寶號稱陳天平之弟,但這裡的幾個都明白這究竟是隔著多少層的弟弟,此時聽到這話,幾個不滿明軍併吞了安南的陳氏老臣不禁涕淚交加。占城在後頭給他們軍器糧草等等資助是什麼心思,誰都明白,只想著驅逐了明人之後,到時候反過來再把占城壓下去,可誰知道眼下陳天寶這一慌,竟然是準備把大權拱手送給占人。

安南和占城乃是不共戴天的世仇,利用他們復國可以,但怎麼能主從不分!

“別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我只是說趕緊坐船往海上走,咱們在南面還有根基,這西都清化府丟了就丟了,那些軍民反正也是帶不走的,讓給那個占城人正好。要是明軍大開殺戒,咱們在南邊也好鼓動更多的人追隨!這明軍再勢大,在安南也難以真正紮根!可恨老黃福竟然死撐著不死,他要是死了,那些指望著他實行仁政的蠢人就都能醒悟了!”

幾個老臣面面相覷了一會,不得不承認陳天寶雖說在有些事情上草包,但在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