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部分(3 / 4)

小說:朱門風流 作者:知恩報恩

,商討起了自己即將進呈的兵事十四條。雖說杜楨並不是金幼孜這樣最佳的討論夥伴,但卻是一個絕佳的聽眾——在內閣中,他往往是最耐心傾聽的那個人,在關鍵時刻拿出的東西也絕不含糊。只這會兒,聽楊榮口若懸河地說著,他卻有些走神。

這個時候,張越該啟程了吧?

寒冬和國喪攪和在了一塊兒,京城自然是一片肅殺,即使最難熬的二十七日已經過去也仍是如此。張越之前已經和大多數親朋好友提前打了招呼,因此這天早上他從家中出發的時候,並沒有多少人來。張超張起都特意請了假,和張赳一塊送他,而方敬和顧彬也都來了,一大幫人一同送到了城外。而小五則是和杜綰坐在一輛車上,那裡還擠著個硬跟出來的張菁。

除了張越這一大家子人之外,隨行的還有孫翰一家。因運河封凍,眾人此次下江南只能走官道,因此行李中帶足了厚衣裳之外,甚至還隨車帶了不少取暖的柴炭,以便路上遇到風雪難走時使用。即便如此,出了宣武門之後,張越又聽了父親張倬的好一番嘮叨。

“我之前給你的東西千萬收好,到了南京之後,憑此物可以調動那幾個綢緞鋪子的人手和銀錢。你記得對你袁伯伯說,錢是死的人是活的,萬一有事,就算把庫房搬空也是值得的。還有,如今那裡不比當初,既沒有成國公也沒有襄城伯,你萬事都得多加小心。還有……”

見父親事無鉅細地囑咐,張越自是認真耐心地聽,末了才問起了張倬何時回河南。待得知大伯父張信不放心京裡這些個子侄,讓張倬守在家裡,不日就連孫氏也要上京來,他忍不住笑了笑,隨即嘆了一口氣:“只可惜我這次又見不著娘,回頭不知會被她怎麼嘮叨。”

“你母親只有你這麼一個兒子,偏生自你大了之後就是聚少離多,她心裡無時不刻都惦記著。”見張越肅了肅衣裳,翻身拜別,張倬連忙一把將他扶了起來,又輕輕按了按他的肩膀,“記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你袁伯伯做事常常太急進,你該管的時候就管著他!”

這最後一句囑咐說得張越啞然失笑,但他還是重重點了點頭,隨即便去和眾兄弟告別。張超張起都是不喜歡拖泥帶水的人,一人只說了一句話,但都給了張越一個熊抱,而張赳則是拉著方敬,發狠保證明年一定拿下會試,倒是一貫清冷的顧彬把張越拉到了一邊。

“別的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你此去江南,需得多多小心科道言官。當初太宗皇帝在世的時候他們奈何不了你,如今卻是不一樣了。張家站得越高就越顯眼,英國公無人敢動,你卻不一樣。無論是太師還是中軍都督府都督,這些名頭都只是好聽而已。”

“多謝小七哥,你放心,我都記下了。”張越打量著顧彬如今越發從容的樣子,心中忽然想到,杜楨這樣的冷麵老師偏有自己這麼個學生,楊榮那個機敏善言的則收了這樣一個清冷弟子,世事還真是有趣得很。定了定神,他忍不住打趣道,“我只希望到時候回來的時候,到時候能去拜見一下我的小七嫂!”

說完這話,他見顧彬愕然之後臉色通紅,狡黠地一笑便溜之大吉,卻是來到了杜綰的馬車邊。看到跳下車的小五兩眼通紅,妹妹張菁更是淚汪汪的,他只好看著杜綰一個個勸過來,等完事了才對小五溫言說道:“老萬的事情我已經拜託了大堂伯和兵部的幾位同僚,但有最新訊息一定會盡早告訴你。小五,且放寬心,他一定會平安回來。”

小五僵硬著腦袋點了點頭,但鼻子一酸又落下了淚來。就當杜綰摟著她的肩膀相勸的時候,就只聽大道的北邊傳來了一陣馬蹄聲,不一會兒,就只見幾騎人拱衛著一輛馬車飛馳而來。張越抬眼一看,當即認出了馬車旁的一人乃是朱瞻基身邊最親信的太監陳蕪。

馬車到近前停下,車中先下來的卻是應媽媽。她向張越和杜綰點了點頭,隨即便攙扶了朱寧下來。因是外出,朱寧便沒有穿麻衣,只是一身縞素,外頭披了一件素色雲緞披風。和應媽媽一塊走上前之後,她就轉頭瞥了一眼亦步亦趨跟在後頭的陳蕪,這才苦笑了一聲。

“原本我已經和綰兒道過別了,不用這麼招搖地送出城來,無奈有人偏要借我相送這個由頭。陳蕪,你還呆站在那兒幹什麼,還不說你那主人有什麼事差遣你過來?”

由於內宮太監侍女盡皆服孝,陳蕪也是內服麻衣,外穿素裳。此時聽了朱寧這沒好氣的言語,他連忙走了上來,先是看了一眼不遠處的張家人,然後才壓低了聲音說:“小張大人,太子殿下打發小人過來對您說一聲,當初你給太宗皇帝上的那些條陳奏摺,他都曾經一一看過,而這些政令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