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道是朱棣特賜,他心中不禁有些不舒服,但很快就把這一絲不悅丟開了去。和張氏又交談了幾句,他批覆了幾本摺子,最後便吩咐她出去之後使人帶給楊士奇。
離開端敬殿,一下臺階,張氏便召來了隨侍的一個小太監,吩咐其將幾份奏摺送去文淵閣。直到眼看著人走了,站在張氏身後的宮女明荷方才上前一步低聲說:“太子妃,成國公夫人帶著杜宜人已經到了擷芳殿,恰好永平公主也在。”
“永平公主?”
聽到這四個字,張氏不禁頗有些意外。然而,人都已經來了,她也不好多說什麼,遂淡淡地點了點頭,便帶著一應隨從順甬道往回走。擷芳殿和端敬殿中間只隔著一道牆,但卻得繞行好一段路,等到從西邊一扇小門進去,繞過一道四鳳影壁,這才是擷芳殿正殿,看到門口兩個宮人齊力掀起厚重的棉圍簾,她便加快腳步上了臺階,穩穩邁過了門檻。
“太子妃駕到。”
正和沐夫人一同等候在西暖閣中的杜綰聞聽這個聲音,立刻站了起來,又不露痕跡地深深吸了一口氣,隨即用眼角餘光掃了一眼同樣在這裡的永平公主。當日房陵之事她曾經聽張越提過,因其子見其母,再加上初見永平公主時對方愛理不理的倨傲模樣,此時見這位金枝玉葉冷冰冰的面孔上倏忽間堆滿假笑,她自然知道這是該敬而遠之的人物。
“臣妾拜見太子妃。”
張氏一進屋就看到三人下拜,連忙先攙扶起了永平公主,繼而扶起沐夫人的時候卻又笑道:“上次答應我的那幅蘇繡久久不見拿來,我還以為你不敢來見我,如今可算是來了。若是按照拖一罰十算,你這回可欠了我不少,別以為你帶了杜宜人過來我就忘了這一茬。”
她一面說一面對杜綰點了點頭,臉上卻是帶著春風和煦的笑容:“杜宜人也起來吧。你還是第一次來,這不是朝會謁見,不用拘禮。我這裡多少年難得見一個生面孔,上回成國公夫人提過你的字寫得好,我這裡正好打算把牆上這些字都收起來,所以才讓她帶你來。”
明明知道這是藉口,但面對張氏的目光,杜綰幾乎就要認為今日沐夫人帶自己過來就是為了這樣的小事。直到旁邊傳來了永平公主一聲咳嗽,她方才回過了神。
“大嫂若是真要換字,休說前朝那些名人的墨跡珍品,就是本朝那些善於書畫的文人也樂意進呈佳品。”永平公主雖然不是朱棣嫡女,但駙馬李讓因靖難家破人亡,朱棣感念之餘屢屢加恩,她竟是比身為嫡女的安成公主咸寧公主更受寵,此時說話自是隨意。瞧了瞧壁上的那幾幅字,又撇了撇嘴,“這兒的幾幅字都算不上佳品,實在配不上大嫂這個太子妃的身份。”
一直都面帶笑容的張氏此時卻臉色一沉,淡淡地說道:“這都是先皇后賜給我的,先皇后駕崩不過數年,三妹莫非就連她的真跡都認不出來了麼?”
儘管今天進宮來別有要事,但永平公主哪裡想到隨意一句感慨竟會引來這樣的麻煩,頓時呆若木雞。此時此刻,她連忙惶恐地連連自責,見張氏的態度彷彿有些微妙,她頓時更不敢多呆,陪笑說了一會話便匆匆藉故告退,竟是連宮人送上來的茶都沒有動過。
沐夫人原本就不是長袖善舞的性子,剛剛在這裡等候的時候應付永平公主那東一句西一句的試探異常吃力,瞧見人走了頓時鬆了一口氣,站起身和張氏笑語了一番便避出了屋子。這時候,坐在左手第二張椅子上的杜綰哪裡還不知道接下來就是要緊時刻,遂挺直了腰。
“杜宜人,你認為這四壁若是換上其他的字,用什麼最好?”
“自然是先皇后的《勸善書》最好。”
“為什麼不是先皇后的《內訓》?”
儘管今日去見沐夫人的時候被硬是拉來了皇宮,但好歹得了張倬事先的提醒,杜綰心中有所準備,此時便欠了欠身道:“《內訓》乃是先皇后留予天下女子的寶訓,但《勸善書》是先皇后類編古人嘉言善行頒行天下,此等揚善之行自然更能彰顯先皇后胸襟。善為人之本,太子妃以孝事皇上和先皇后,輔佐太子教導太孫,這是行善;為官者以仁義治民,這也是行善;為民者敬事上官,恭謹事尊長,耕種生產撫育兒孫,這也是行善;婦人輔佐丈夫孝順公婆,歸根結底亦是一個善字。因此,善乃人之大倫,這篇字自然最適合掛在明處讓人瞻仰。”
“好,果然是家學淵源,竟能說出這許多道理來。”
張氏原本打算敲打一下杜綰多學內訓好好規勸丈夫,卻不想她說出這麼一番話來,倒覺得她並不是自己想象中那種才女,對杜家門風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