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2 / 4)

小說:朱門風流 作者:知恩報恩

就當褚雲滿心忐忑的時候,最後一個吃完飯站起身的漢子卻徑直朝他走了過來,從懷中掏出了一樣東西。瞧見那並非市面上最不受歡迎的寶鈔,而是貨真價實的一塊碎銀子,他登時把那些思量惶惑都丟到了一邊,滿臉堆笑地伸手接了過來。

胡七在給了銀子之後便沉聲吩咐道:“咱們在這兒不定住多久,這算是預支給你的房錢和飯錢。咱家少爺是老爺子打發到松江府來打前站的,之後有大生意要做,那三位女眷是少爺的屋裡人,不要打擾了他們。總之,不該你問的不要多問,明白嗎?”

第八卷 天子劍 第026章 利字當頭一把刀

自宋元以來,東南沿海逐漸繁華,上海鎮更是和與廣州、泉州、溫州、杭州、慶元、澉浦合稱全國七大市舶司,這海上貿易就不曾斷過。然而,大明建國之後太祖皇帝朱元璋下了禁海令,大海商就漸漸在天下絕跡,靠海為生的人們也沒了衣食活路。基於生計蕭條,不少人家只能冒禁帶貨出海,儘管這是九死一生的勾當,但由於其中的巨大利潤,背後總能看到不少豪門大戶的影子。至於豪門大戶背後還有什麼,尋常人就不得而知了。

毗鄰定海兩個衛所的烈港在寒風中恰是一片熱鬧喧天的景象。儘管有著不許片板下海的森嚴海禁,但這兒竟能夠看到好幾艘鼓起風帆預備南下的大船。大約是由於在海上漂泊多年,這些船身上都有各式各樣修補的痕跡。幾個水手大聲吆喝著,一群只穿坎肩的苦力們揮汗如雨,扛著重重的箱子往船上搬。而小小的碼頭一角,兩個裹著厚衣服的人正在低聲說話。

“這回恰好下西洋的寶船回來,海上的風險比往日就小多了。十一月開船,明年五六月回來,只要把這幾船瓷器絲綢賣了,換回來真金白銀,到時候老爺子也無話可說。”

“二少爺放心,這趟路我是老走了,海圖水手不比朝廷的寶船差,決計出不了差錯。只不過,這次傳來的風聲究竟是真是假,朝廷真的要開海禁?若是那樣以後風險就少了,畢竟咱們乾的是掉腦袋的勾當。”

“愚蠢!物以稀為貴你懂不懂?若是所有大戶人家都弄上船出海貿易。咱們的利潤要被攤薄多少?朝廷的寶船畢竟和咱們不一樣,咱們開的價都是說一不二,以後那批人若是用其他手段,再壓壓價,咱們還有多少財路?家裡的三分之二的收入都是靠這條海路得來的。冬天下西洋,夏天上朝鮮和倭國,怎能讓別人染指?”

儘管老黑在海上賣命幹走私的營生已經有二十餘年。為這一家效命也已經有好些年頭,但還是第一次看見中年人露出那麼兇狠的表情,忍不住打了個寒顫。然而,他如今妻兒老小都是靠對方贍養,到手的錢更是足夠他花幾輩子,要想離開決計不可能,只好一條路走到黑。正當他想要開口說什麼的時候,卻忽然瞥見不遠處有人走過來,忙閉上了嘴。

“兩位在這兒商量此次出海?這一次可是手筆不小啊。五條船上頭都裝滿了,連船舷都沉下去老多,這來回一趟的利錢果然是非同小可。只不過,原本說是價值五千兩銀子的貨,我粗略核算了一下卻覺得不止。哪怕按照一百箱瓷器和五百匹繭綢算,似乎少說也得折一萬五千兩銀子吧?這一來一去的差額,就比你們先前所說差遠了!”

一聽這話,老黑和那個身穿青絹大襖的中年人頓時面色大變。對於這海上的營生他們都是精熟,這趟船上的貨究竟值多少錢他們又怎麼會不知道。往常那位在背後撐著的主兒不過隨便派一個人前來看看,本想著這趟的管事也不會內行到哪裡去,誰知道對方在碼頭上看了這麼一會兒,竟然能估算得八九不離十!

於是,中年人連忙笑著解釋道:“方管事,您實在是高看咱們了。五千兩銀子的貨就讓咱們極其吃緊了,怎麼可能值一萬五千兩那麼多?這其中有幾家推不開的大人們捎帶的一些私貨,不值幾個錢。”他一面說一面在袖子裡摸索著,最後掏出了一個鼓鼓囊囊的錦囊,滿臉堆笑地遞了過去,“您這幾天忙忙碌碌也辛苦了,些許心意不成敬意……”

然而,讓他沒料到的是,面前這人卻不同於往日那些輕易就能打發的傢伙,竟是看也不看那滿是金子的錦囊,根本就沒有伸手去接的意思。反而皮笑肉不笑地說:“有道是飲水思源,若不是主人為你們擋著,這兩個衛所就駐紮在定海,你們每趟出海會那麼容易?主人不過是抽兩成的利,你們居然在這裡頭動手腳,這膽子也實在太大了!”

“方管事,你聽我解釋……”

“我也不為難你們。這趟的貨運到南洋,路上折損三成,回來之後就算計十倍的利,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