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可能是:我說的是世界上說的人最多的語言,我沒有必要學其它語言;外語不好是我整個人的一部分,學好了就是改變了我自己,而我不願意改變我自己,因為我是最好的。這些想法我們在大多數情形下不一定能意識到,它隱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不動聲色卻發生著巨大的作用。
學習任何一門技能,並且把它學好,其意義絕不僅僅侷限於掌握了一門技藝而已。這門技藝帶給我們的全新的生活體驗,已經導致了我們整個人格的震盪。它既是我們因為改變和超越了自己而產生的有益的結果,也是我們醞釀下一次改變的巨大推動力。我們就這樣在成長的道路上行進著,一路上會有很多的艱辛,但卻有更多的成功的喜悅。
2001…8…16
溫 和 的 自大
世界上的人可以分為兩種:自大的和自卑的。既不自大也不自卑的人可能並不存在,即使是存在,那他也許是一個境界很高的人,但絕不會是一個有生氣的人。至於既自大又自卑的人就多了,這些人骨子裡可能還是自卑,自大不過是對自卑的掩飾而已。
跟自大的人打交道,你要麼會因為這樣的人全無自知之明而瞧不起他,要麼會被他的自大所夾帶的攻擊性傷害,總之會讓你很不舒服。而跟自卑的人打交道,你可能需要十分謹小慎微,生怕一不注意就傷害了他,而且,自卑的人反抗自卑的方式經常會是貶低他人,這也會讓你難受。
選擇做一個自大的還是自卑的人,這的確是個問題。
據說,佛一生下來就會說話。他說的第一句話是:古往今來,上下四維,惟我獨尊。
佛傳法四十九年,他說的很多話都被追隨者視為通往覺悟彼岸的明燈。而他說的第一句話,完全有可能是所有明燈中最亮的那一盞。
()免費TXT小說下載
“惟我獨尊”,這是一種很自大的說法。如果說佛性人人都有,那自大也應該是很人性的,或者說是人的一種先天需要。但是,過度的自大,是一種既害人又害己的不良品質。即便是釋迦牟尼這樣法力無邊的人,一自大可能就沒有什麼可取之處了。
我們這裡要提倡的,是一種溫和的自大。它來自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的一員的驕傲,也來自我之所以是我的獨特性,而不是因為對他人的忽略或藐視。
溫和的自大是一種人格的核心之氣,它打不死、拖不垮、揉不爛、捏不碎,渾然天成,無需藉助任何外在證據,就在那裡頑強地存在著。人格中具有這樣的特質的人不會讓人感到威脅,也不會惹人討厭,反而有超凡的魅力,容易獲得他人的尊重和喜愛。
這樣的人同樣會更經得起人世間的風吹雨打。入世越深,就越會感覺到身外之物的無常和虛妄,也許只有自己對自己的那一份滿足和堅守,才是真正可以信賴和依靠的東西。
人不能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這說的是同一個意思。傲氣是傷人的,而傲骨是我們認真地和堅強地生活的決心。
給自己一點時間和勇氣,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著溫和的自大感的人。如果你要問:我憑什麼自大呢?回答是:因為你是你呀。
2002…12…20
心理壓力
壓力首先是一個物理學的概念和軀體的感受。胎兒在母體內的成長髮育,就要承受四面八方的壓力。自然分娩時透過狹窄的產道,更是一個需要經受巨大壓力的過程。專家們曾經認為,狹窄的產道是人類進化的一個障礙,因為如果產道再寬大一點,人腦的容量就可能再大一些,人也就會變得更聰明一些。但是,現在專家已經不這樣認為了。現在被普遍接受的觀點是,嬰兒出生時被擠壓的過程,就象是一次心理的和軀體的按摩,有助於啟用其全部的心理生理功能,增加其對疾病的耐受力。統計資料也表明,自然分娩的孩子,比剖腹產的孩子總體上要健康一些。
軀體能感受到的壓力都是有形的,我們能夠清楚地知道這樣的壓力的來源、大小和逃避的方式。比如,在擁擠的公共汽車上,我們清楚地知道壓力是周圍人給的,人越多,擠壓的力量也就越大。逃避的方法也很簡單,下車就可以了。而面對心理壓力,就沒有這麼簡單。心理壓力經常給人鋪天蓋地的感覺,讓人無處遁形。
心理的壓力有一部分是由已經發生或即將發生的生活事件引起的。如未完成的作業、即將來臨的考試、必須面對的衝突,等等。這些壓力的來源,我們知道得很清楚,所以處理起來就容易得多。這些心理壓力的大小,雖然有一些客觀標準來衡量,但歸根到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