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鄉親。可能是內心深處比較認同這些看法,所以變成了學習另外一種方言的障礙。他在學英語上,讀、寫甚至聽問題都不是太大,但卻總是開不了口。
我自己本來是學英語的,卻要到德國去留學。去以前學了四個月的德語,幾乎跟沒學差不多。德語是一種十分難學的語言,有一種說法,說學好英語要三個月,法語要三年,德語要三百年。話雖然誇張一點,但也確實道出了德語難學的實情。去了德國以後的感覺是,德國人說的簡直就不是德語。特別是聽與專業有關的討論,簡直一句話都聽不懂。一次在跟一位教授交談之後,他把我著實地誇獎了一番。他說,他非常佩服我的勇氣,德語那麼差竟然敢到德國來。誇獎得讓我啼笑皆非。也許是為了不再得到這樣的“誇獎”,我開始拼命地學,每天學七個小時以上,致使十年沒有加深的眼鏡的度數,在半年時間裡加深了整整一百度。學的效果不太好評價,反正後來給一個到德國訪問的市長級別的代表團當了二十幾天的德語翻譯,好像還沒有因為我的翻譯的問題而影響到中德關係。所以後來很多人問我如何學好一門外語,我都會說,最笨和最聰明的辦法都是:把時間堆上去;智力平平如我者都能半年基本過關,更何況象你這樣聰明的?
還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