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2 / 4)

形容為神情內斂的人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感覺。

這樣的一個人的人格是高度統一的。如果人格是一件物體,我們甚至可以感受到它的光潔的質感、沉重的密度和宜人的溫度。他如果要做一件事情,就會輕而易舉地調動內心一切心理能量去完成它。和這樣的人打交道,就象他可以“收縮”他自己的內心活動一樣,我們的內心活動也可以被他吸引,這就是個人魅力的來源。史書上說:“與周公瑾交,如飲醇繆”,意思是說,周瑜的人格魅力象一罈好酒,跟他交往就象喝酒一樣,不知不覺就要醉。

這樣的感受與神經症患者帶給我們的感受恰恰相反。他的人格是不統一的,可能有著粗糙的質感、鬆散的和不均勻密度、以及忽冷忽熱的溫度。如果他要做一件事,就不太容易調動內心的一切心理能量去完成它。打個比方,如果神情內斂的人的人格象一個國家的中央集權狀態,那麼神經症患者的人格就象這個國家處在諸侯紛爭的狀態中。跟他打交道,我們會因為他在情緒和行為上的變化莫測而不知所措,所以會或有意、或無意地可憐他或者疏遠他。由於他自己的內心活動都沒有被他所“收縮”,我們的內心活動當然也不會了,所以他不會給我們以“有吸引力”的感受。交往的不穩定感還可能來自於,過去的經歷和現在的狀況之間的聯絡沒有被揭示,所以它們都可以獨立地影響人的行為,誰會在此時此刻產生影響,永遠都是一件無法預料的事。或者換句話說,你跟一個神經症患者打交道,你很難知道是在跟現在的他打交道,還是在跟過去的他打交道。

以上的描述,是在神情內斂之上又增加了一些東方神秘主義色彩。不能說沒有益處,但卻與我們破除神秘的目的有點背道而馳。現在我們就用精神分析的方法看一看,神秘的背後到底有什麼東西。

精神分析的人格結構理論認為,一個人的人格是由三個層面組成的。最底層是本我,代表著這個人的一切生物性衝動,如食慾,性慾等。中間一層是自我,是他與周圍社會環境相適應的部分。最上層是超我,代表著父母、老師、社會等各個方面對自己在倫理道德方面的要求。本我和超我之間時時刻刻都存在著衝突,自我的任務就是協調這一衝突。如果自我不能協調本我和超我的衝突,人格就不是處於協調狀態,這樣的人就是一個神經症患者。

一個神情內斂的人的人格,不僅僅是一種協調狀態。那種向內收縮的感覺,甚至有那麼一點點不協調。只不過這種不協調是一種良性的不協調。造成這種不協調的感覺的動因是什麼?或者說,是什麼在使內心活動向內收縮?我們猜想,使內心活動向內收縮的力量是人格的各個部分高度統一以後產生的整體功能,是整體的功能減去個部分之和所多出來的那一部分功能。整體的功能,由於它不是可以透過分析發現的,所以它實際上也是所謂東方神秘主義的根之所在。

這篇文章無意製造任何新的概念,因為已有的概念的作用只是有助於把分析的工作越做越細,新的概念估計也不會超越這樣的作用,而這裡主要要談論的是整合。僅僅為了敘述上的方便,我們不妨把這種整合人格的各個部分的統攝性的力量稱為超超我。整合被分析清楚之日,也就是超超我這一概念壽終正寢之時。

超超我有點像是超我、自我和本我民主選出來的統治者,與它們不在一個水平上。超超我對三者的統治,與超我對本我的壓抑有本質的區別。超我與本我是在同一水平上糾纏廝殺的一對矛盾體,而超超我是更高層的、統合的力量;或者說,超超我的統治力量是一種舒適的、被人格的三個層面認可的壓抑。是什麼使所有的心理活動向內收縮?答案是:超超我。

以上是單獨地考察神情內斂的人的人格所得出的結論。如果我們把這樣的一個人放在人際關係之中,就會發現,他的超超我也會對其他人產生統攝的和整合性的作用。別人會被他所吸引,會因為跟他的交往而感覺到寧靜和喜悅,會把他的目標當成使自己的目標。具有強大超超我的人,在西方被稱作CHRISTMA PERSONALITY。

從客體關係理論看,神情內斂的人是處於與原始客體完全分離的狀態。這就是所謂的具有獨立人格的人。

寫到這裡,有人一定要問:能不能舉個具體例子,什麼樣的人是神情內斂的人?如果我們說某宗教領袖、或者某政治家、或者某藝術家是這樣的一個人,那麼一部分人可能會同意,一部分人可能會反對。反對的理由可以在我們的理論框架之內,如舉例說某某並不符合我們上面說的那些標準;也可以是在我們的理論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