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是否在他的哪一本書中談到過儒學。也許他根本沒辦法談,因為儒學的思想與榮格的思想完全是格格不入的。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怎麼能夠認為榮格受東方思想的影響很深呢?

聰明睿智如榮格者,在對東方思想的理解上尚有如此片面之處,其他的凡夫俗子對東方文化有如此等等的誤解,也就不是什麼意外之事了。如果我們對容格有一點點失望的話,那我們對其他一些西方人對東方思想的誤解則可能表現為極大的憤怒了。那些來中國的西方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他們對中國的一切表示驚訝。中國似乎應該是他們想象中的那樣,而不應該是現在這樣。在這種情形下,而且在其他很多情形中,他們是主動的觀察者,而我們是被觀察的某種物體。我個人所經歷的一個極端的例子是,一位剛到武漢五天的搞血液研究的西方人來我們醫院參觀,在交談中他說,他一到中國就覺得中國人有很多的性方面的問題。我問他有什麼證據沒有,他說他是憑的感覺。看到他那種自以為發現了某種真理樣子,我的想與他爭論的衝動完全被我的憤怒和鄙視所淹沒。即使在事隔一年之後的今天,我也不屑於用我所學過的一些心理學知識來分析他這些看法的背後的個人的變態的原因,甚至不想透過解釋讓如此愚昧無知之人變得聰慧一些,我只是想說,我們必須培養自己民族的和個體的主體意識,而不僅僅成為被別人觀察的物件或者客體。更重要的是,我們不必太在乎別人觀察的某種結果。總有一天,當然最好是此時此刻,我們也作為主體來觀察一下他們,並且也說說我們對他們的看法。

另一個相關的感覺是,他們對中醫的態度和我們對中醫的態度完全不一樣。我總覺得,西方人對中醫的好奇心,跟我們對耍猴把戲或者各類奇巧淫計的好奇心沒有什麼兩樣。所以每次有人問我一些中醫問題時,我總是隻說一句話:I don’t know,我覺得說的越多,隔閡可能越深,我自己被看成怪物的可能性也越大。如果誰認為我的感覺錯了,請告訴。

關於概念

有人說,心理治療的操作性概念還很有限(所謂的話語空間狹窄),以至於不足以描述心理治療過程中的各種現象,包括病人心理的和治療師心理的。那麼我們不禁要問,不知要有多少操作性概念或者要多寬的話語空間才足以描述心理治療過程中的各種現象。而從心理治療過程的複雜性來看,似乎再多的概念亦不足以將其精確地描述,更何況生產太多的專業概念,於同行之間的交流並非是好事。

還不如將心理學的專業術語進行一次非常專業化的處理,使心理學擁有跟一般語言同樣寬廣的話語空間,這一話語空間幾乎是無限寬廣的。這樣做應該更利於同行之間的交流,也利於大眾對心理治療理論的接受。過於繁複的術語概念體系也是優秀臨床治療師無法推廣他們的經驗的重要原因。

在心理治療領域,我們應該防止概念肢解了我們的思維,捆綁了我們的感受,限制了我們的情感,以及僵化了我們的行為。

古代中國是一個過度文明的社會

我所認為的過度文明的標誌是:

()好看的txt電子書

1.社會規則的數量和強度超過了它作為調節人與人之間關係和維持社會穩定的作用;

2.社會對個人的要求超過個人作為人(僅僅作為一個社會適應良好的人而非聖人)而應具備的標準;

3.個人會因為他的在思想意識上符合某一些社會標準而得到物質上的獎賞;

4.過多的人從事非生產性的工作。

如果用以上標準來套,中國古代社會無一不符合。這裡我們也許不需一一論證。作為心理治療者,我們應該認真思考的是,過度的社會文明給個人帶來了何種幸福與災難。從感覺上來說,我至少認為災難多於幸福。

魯迅曾經用他獨特的犀利的風格給文化下過一個定義,說“文化就是限定”。在很多情形下,文化和文明可以通用。根據這一定義,中國古代社會就是一個過度限定的社會。這對個體人格的發展顯然是“過度”不利的。把魯迅的文化的定義推而廣之,我們也許可以說,中醫是限定的醫學。想想中醫裡那麼多的毫無根據的禁忌,就會認為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

理解和體會

理解是在你疼痛的時候給你一顆止痛藥,體會是陪著你一起疼痛,一起流淚;

十五歲的時候讀唐詩是理解,四十五歲讀唐詩是體會;

理解萬歲,而體會的生命猶如曇花,因為體會了太多就會累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