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帶著父親的病歷和X光片,遍訪名醫,請教最佳治療方案。這一切,都是瞞著K先生進行的,在K先生面前,她們都強裝笑臉,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K先生也是一個豁達之人,從不疑神疑鬼,想醫生和家人沒說什麼,那就肯定沒什麼大的問題,該做什麼還是去做什麼。
3、秘密與分享
在中國的大多數醫院裡,大部分醫生還在信守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叫做“保護性醫療措施”,意思是:威脅生命的、難以治癒的疾病的診斷結果,只告訴病人的家屬,而對病人保密。應該說,這樣做也有一部分道理。我做實習醫生的時候,就聽老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教授在門診接待了一位病人,發現他患了某種癌症,而且已經到了晚期,都沒有什麼治療價值了。教授問他有什麼親人沒有,病人說沒有。於是教授就對他說,你的病不嚴重,回去以後,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病人就回去了。八年以後,該教授在門診又遇到這個病人,他竟然還很健康地活著。教授很驚訝,說記得當時你患了癌症,估計也就只有半年的生命,怎麼現在還活著?病人回答說,我不知道自己患了那麼嚴重的病,只按你說的想吃就吃,想玩就玩。但是,遺憾的是,這一次病人回家後,就真的只活了半年。
()免費TXT小說下載
對K先生,醫生和家屬在開始的時候,也採取了“保護性醫療措施”,有關他的疾病的真相,被掩蓋得嚴嚴實實。但是,雖然不告訴他真相有一些好處,但同樣也有很多壞處。這些壞處包括:某些患者會對自己的疾病胡亂猜測,這跟告訴他真相相比,可能是更嚴重的心理負擔;嚴重影響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不利於調動患者本人對抗疾病的積極因素;不利於患者配合必需的治療,等等。最後,從人道和人權的角度來說,一個成年人,有權力知道與自己有關的一切事情,而不管那些事情對自己有沒有利。讓一個人自己承擔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事情的後果,也是對這個人的一種尊重。
在向一位家庭心理治療師諮詢之後,妻子和女兒接受了治療師的建議,決定將肺癌的診斷逐步透露給K先生。這對雙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K先生表面上的反應並沒有他人想象的那麼悲傷,心理上所受大的強大打擊被他本人有意地掩蓋了。背對妻女的時候,他流下了眼淚。
在整個家庭中,秘密一旦被揭開,剩下的就是一種針對疾病的同仇敵愾。氣氛開始在朝好的方向發展,但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4、孤立與聯絡
K先生在單位請了假,除了去醫院接受必要的檢查,成天就呆在家裡。跟外界的聯絡明顯減少了。有朋友、同事來訪,也是不著邊際地談一談就走了。妻子和女兒也回絕了幾乎所有的交際活動,一下班就回家,陪著K先生。整個家庭變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
又去找家庭心理治療師。得到的建議是,要像往常一樣跟外界保持聯絡。K先生跟單位商量,每週去單位三次,但可以提前回家,算還是算病休。而且,他還參加了一個由癌症患者組織的抗癌協會。由於他的人格魅力和較高的社會地位,很快就贏得了其他會員的尊敬。他私下對人說,跟協會會員的感情,比對單位同事的感情要真誠一些。也就是說,在對抗疾病的道路上,他找到了更多的來自人際間的支援和溫暖。這種狀況,比他沒生病的時候還好一些。
5、負罪與寬恕
疾病的到來,改變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聯絡的性質。以前,大家都能輕鬆地、和睦地相處,而現在,每一個人心裡都裝著一些事。K先生是家庭精神的和經濟的支柱,他知道,他的倒下會給其他兩個人帶來什麼。妻子沒了伴侶,還沒結婚的女兒失去了她生命中最強大的保護者。K先生的內心充滿了內疚感和負罪感。他恨自己不該染上抽菸的惡習,不該把過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不該在女兒小的時候給她太多的學習壓力,等等。
妻子也處於深深的自責中。怪自己對丈夫照顧不周,有時候對他有些求全責備,等等。女兒的自責更甚,想著將來報答父愛的機會都沒有了。
這些情感,在一次家庭治療中得到了宣洩。三個人在知道了彼此對對方的負罪感後,都互相安慰,在寬恕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得到了寬恕。
6、負擔與解除負擔
疾病是多重的負擔,身體的、心理的和經濟的。身體的負擔,有醫生去管;心理的負擔,也可以藉助心理治療師的幫助;而經濟的負擔,就只有自己承受了。前面已經說到,妻子和女兒都對K先生有內疚感,她們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