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2 / 4)

小說:易經雜說 作者:炒作

元”與“亨”是連起來解釋的,即原始的、完整的,整個是亨通的,而代表一個很好的開始。

性與情

“利貞者,性情也。”

一個性,一個情,講到中國文化的哲學,這裡就提出來了,性情這兩個東西,性代表人的本體、本來,情是後來發展為人的情緒。中國人原來講人的心理,有所謂七情六慾,六慾是佛家的觀念,七情則是喜、怒、哀、懼、愛、惡、欲。以現代觀念而言,性是理智的,譬如遇到一件事情,在觀念上覺得不應該罵的,可是因為情緒不好,一見不對就罵,在罵的時候自己也知道何必生那麼大的氣,可是忍不住罵了,理性上知道不必要,可是在情緒上忍不住。情也和生理有關係,假使感冒了,或者腸胃不好,身體不舒服,往往情緒壞得多,這是一種性情。另外一種物理的性情,如堪輿學上的一些道理,房屋前有塘後有塘守空房,左有塘好,右有塘年輕人至少要離家出走,門前有路繞過是所謂玉帶圍腰很好,如果門前橫過的路是反弓形就很不好。這上面就常常看到物理的有情與無情的道理。現在拿《易經》來講,對“性情”兩個字,不作哲學的解釋,而作物理上的解釋。這裡說“利貞”兩個字,所代表的一個是性,一個是情,其中貞是性,利是情。

利與義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這解釋又與上面不同了,意思是乾卦所謂的“利”。我們要注意,現代提到利,都是利害觀念的利,而《易經》上講的利是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利,並不是我求利,而是自己幫助了別人就稱作利。這裡就告訴我們,乾是能以最好的利去利天下,自己不求利。這種偉大的胸襟,才夠得上“元亨利貞”的“利”,所以中國文化的基本思想都是從《易經》來的。

心物一元

“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

接著說乾卦所代表的性質,是剛健,中正,純粹的精也。問題來了,什麼叫作“精”?這很難解釋,用現代的話來說,這裡是說乾卦是宇宙萬物的本體,這個本體不是屬於物質的,物質不是宇宙萬物的根本,唯物哲學以物質當作宇宙萬物的基礎,西方的唯心哲學也沒有說對。《易經》的哲學是心物一元的,這心物一元叫作精,這個道理牽涉很廣,如果發揮起來,又是另外一個專題了。

卦情

“六支發揮,旁通情也。”

研究《易經》有一個名詞……“旁通”,讀漢代的《易經》,經常有這兩個字,卦的錯綜複雜就是旁通。一個乾卦的六爻放在那裡,每個爻的變,都可以變成另外一個卦,第一爻一變,就變成天風女後卦,第二爻再變就變成了天山遁卦,每個卦的六爻都可以變動,這六爻發揮出來,就是旁通。這個旁通,有一專門名詞為“卦情”。哲學的道理,《易經》通了,人並不是物,一個人在一個團體裡,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我同大家認識,彼此自然就有了感情,就要發揮旁通,旁通者情也,彼此相互的關係,這是情。

“時乘大龍以御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解釋乾卦的精神,在時間上如六條龍一樣,一天分六個時辰,駕御天體,就是他的功能,而風、雲、雷、雨等等,雲行雨施,使天下安定,這目的在解釋乾卦的本體,等於基督教說的上帝,佛教的佛,道家的道。

下面是解釋爻辭了。

理想與現實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

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這是對“潛能勿用”所作的人文文化的解釋,這一解釋,也是研究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孔孟思想的根本處。儒家精神中的“行”,認為有思想沒有構成行為,有好的理想,有好的計劃,沒有做出來,沒有成果,對社會、國家沒有貢獻,儘管有很好的德性,仍不能算是成德,這可以作知行合一哲學的根本。“日可見之行也”,但是不要講那麼高遠的哲學,人的德業修養,在平常每日大家所看得見的,做得到的德行德業,一點小事都要注意,要隨時隨地改進自己的德行,而“潛龍勿用”是“隱而未見”的,雖有很高的理想,很高的道德,然而沒有成果出來,對社會、對國家沒有貢獻,大家看不出這理想,這是潛龍勿用。在人文文化上,並不是說君子是沒有用,而是沒有用出來。

領導者的條件與修養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

利見大人,君德也。”

這裡解釋乾卦九二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