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2 / 4)

人眾多,熙熙攘攘有如鬧市一般,我很沒了情緒,在人群中走來走去,想找一塊清靜的地方待著。眼見一金髮男子靠著樓欄看著遠處岸上的武昌市景呆了一會兒便轉身下樓了,我忙過去搶佔了這個空間。

正是黃昏處,天邊薄霞幾疊,一羽黑鳥飄飛而過,所謂胸有天地心自寬,愁思漸散。遠岸霧索雲添,江船停靠,偶有一鳴,正是“汽笛一聲大地空”。我再次試圖找到一絲昔日黃鶴於此飛去的痕跡,卻失敗了。人們在四周拍照,燈光閃爍,鴿子們低旋在城市高樓林立的上空,飛架南北的跨江大橋上火車轟轟隆隆由遠而近地馳過,白煙滾滾。

這裡已經不再是昔日寂寞清幽仙人乘鶴的黃鶴樓了。黃鶴樓的精魂在黃鶴飛去的那一刻就已隨風而逝,Gone with the wind; 此後待留斯樓斯處,為眾人觀矣。

“樓東起時原有鶴,筆從擱後更無詩。”若要為賦新篇強說愁,縱是詩仙李白也只能“一腳踢翻鸚鵡洲”,而崔顥的千古絕唱所以流傳,正是斯時斯地,斯樓斯景,無不牽動斯人斯情,故情融詩中,渾然無成,為絕世之作。

多年以後,當我來到這異鄉的無鶴空樓,樓已無情人有情,於我心有慼慼,又怎能不“煙波處處使人愁”?

黃鶴樓就這樣過去了。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便去探仿古琴臺。武漢這天極其悶熱,終於在我進入古琴臺時下起了雨。雨細細碎碎地下,園子裡竹徑林深,古牆迤邐我坐在展覽室簷下的古欄上避雨,雨下了很久很多卻怎麼也不停,一個人坐在那裡,終於就###不住流下淚來。

古有俞伯牙,至江漢口,調絃撫琴,鍾子期在這裡路過,聽琴,俞伯牙琴音妙處,鍾子期曰:“美哉洋洋乎意在高山。”一語驚伯牙,未幾音變,鍾子期曰:“美哉湯湯乎意在流水。”二人遂成知音,傳為佳話。

1997年8月 txt小說上傳分享

長江之旅:九江

九江

(萍水相逢·情人霧·不識廬山)

登廬山這天天氣很涼快,本以為這是個爬山的好氣候,想著酷暑怎麼爬山。誰知後來才知道,去廬山天氣卻是越熱越好,如此方能避暑,一領廬山清涼。

清晨,船至九江,我和兩個九江少年一起下了船。他們都和我同歲,已經在廣東當了三年兵,這次是回來度探親假。前晚船離武漢時,夜深人靜,我們都在船弦上看夜色長江。浩浩江風如洗,撲面吹來,岸上燈火闌珊,景色依稀。及至船過長江大橋,只見一線橋燈宛如一根線串起的明珠,戴在大江的頸上,粒粒閃光。兩個九江兵見我一個女孩子單身出來走南闖北,都很是驚訝,還替我擔心,勸我江湖險惡,要小心。我說我想去廬山,他們便向我介紹去的路線,我問起他們的軍營生活,他們說很煅煉人的,我問有沒有女兵,他們說有,女兵少,但是個個都很厲害,男兵罵不過女兵,我哈哈大笑,說男兵拳頭厲害,女兵嘴歷害,是不是?夏夜江風,很是涼爽,我們談至深夜。

第二天下船,他們便###和他們去吃早飯再走,我答應了,和他們一起下船。一路只見許多來拉客的開往廬山的中巴車,我們穿行其中,走過碼頭街市,九江城在眼前比想象中的要小巧。一座大樓正在修建,馬路上便有許多土灰,清早,路邊的街市都尚未醒來,小城便顯得有些清靜。我和兩個身穿迷彩服計程車兵走在這裡,倒真可以算是這座灰撲撲尚未醒來的城市裡的一道活躍的風景了。

好容易找到一家開門賣早點的店鋪,裡面坐著三兩個人,在吃餛飩。我們進去,我要了粥,他們又要點心,我不吃,只專心喝著那極稠極濃的一大碗紫米粥,最終也沒能喝掉它。吃過早飯,三人便該分手各奔西東了,我們似乎都不願正視這一事實。喝粥的時候我們一直都沒怎麼說話,可能是想努力做得更加自然,然而當我們試圖想再說些什麼時,卻發現已沒什麼好說的了。

我們在早點鋪道了別,他們各自回家,拎著大大的皮箱,我揹著揹包往碼頭去。繼續我的行程。

這時候,已是上午八點,我錯過了方才接船的所有廬山一日遊車,一個人站在路邊另做打算。終於來了一輛打撈漏網散客的末點中巴車,我上了車,坐在前面。

就這樣蜻蜓點水般地離開了九江。

然而有關於九江的記憶,卻是瀰漫著年少相逢的感傷與美麗的霧中小城。

九江到廬山有二十多公里的路,車要開一個多鐘頭。廬山在古代叫匡廬,說是因為有一對匡姓兄弟殷周時隱居於此。廬山在九江市南,緊鄰鄱陽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