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朱棣的話,郭安想了想,也沒反對。
“殿下所言極是。
不過,咱府上並沒那麼多兩銀子,只能用寶鈔、銅錢,亦或者是黃金、糧食、毛衣、棉布……這些來代替!”
“無妨。”
朱棣又問道:“此種麻煩之事,郭卿可願與京師交接?”
郭安連連搖頭,“殿下,此事朱長史熟。因此,還是請朱長史交接為好!”
朱棣點頭,“如此,那便依郭卿所言!”
“多謝殿下!”
說起入冬後,河道冰封這件事。
郭安便再次說道:“殿下,在寒冬之前,微臣覺得可將我燕王府準備賣與高麗的貨物,逐漸運到大沽口,以防河道被冰封,船隻無法執行。
另外,我燕王府需要在大沽口,再次建造幾座巨大的庫房。”
“可!”
反正,這一段時日,燕王府都是一直在擴建倉庫。
朱棣又道:“反正是要給京師上交一百五十萬銀子。
不如,接下來那幾趟的貨船,只需將咱府上的貨物運來北平城,剩下的船隻直接運到京師,便是抵扣那一百五十萬兩銀子了!”
“殿下英明!”
朱棣繼續道:“此次咱回去京師,父皇改大宗正院為宗人府,二哥朱樉為宗人令,咱為右宗正!”
郭安連忙恭喜道:“恭喜殿下!”
朱棣嘴角微翹,又道:“另外,這一段時日,大寧、全寧等地,又有蒙古人出沒。
父皇令咱做好準備,年後帶著精騎,巡視大寧、全寧等地!”
“恭喜殿下!”
郭安不失時機的再次恭維一聲,說道:“殿下,可要將高麗的那些蒙古人,給調派回來?”
朱棣道:“調回兩千蒙古人,再調換四千精銳!”
“是,殿下!”
……
又是大半個月後。
船隊再次回到北平府。
這次,船隊帶回一個令朱棣與郭安震怒的訊息。
在高麗的全羅道,又出現一股近萬人的倭寇。
這些倭寇仍是十分猖獗,燒殺劫掠,無惡不作。
“殿下,高麗如今已成了我燕王府的財地,不容倭寇肆虐!”
朱棣下令:“命你與陳壽等人出兵五千,高麗出兵兩萬,剿滅那些倭寇!”
“是,殿下!”
此次船隊指揮陳志連忙應道。
一旁,郭安又道:“殿下,這麼多倭寇,要是可以的話,最好俘獲一些,讓他們前去挖礦,煅燒水泥。
有那些高麗人看著,這些倭寇絕對翻不了天。”
“甚好!”
朱棣點頭。
陳志也連連點頭。
朱棣又道:“下次,除了咱府上的一些貨物之外,船隊上所有貨物,都運送往京師。”
“到那之時,朱長史會隨爾等一同前往!”
“是,殿下!”
接著,朱棣再細細交待了一番,並再次派送兩千兵將,隨著船隊前往高麗。
……
天氣逐漸轉涼。
北平府又出現多家磚窯。
同時,一些士紳之家,也發現,燕王朱棣與長史朱復、郭安等人,對他們這些士紳,也並不是那般充滿惡意。
甚至,就連欺壓索要財物之事,也都沒有發生。
尤其是長史郭安,不僅不索要財物,還經常坐在一起,與他們論道。
財富之道,發展之道,格物致知之道。
剛開始,他們還覺得有些荒謬至極。
只是,鑑於郭安的身份,他們不敢造次,只能笑呵呵的應付著。
但是,他們這些士紳雖然沒有功名在身,但一個個家中也是藏書上千,現在應該是上萬了!
再加上治理家族,心中學識與見識,早已不同於人,可算得上北平府最頂層的那一批精英。
於是,在聽上幾次之後,他們一個個的神色一次比一次凝重。
最後,更是每隔兩日,便來燕王宮一次。
遵循先輩的方法,繼續壓榨百姓?趁著災年或是戰亂,奪取百姓的宅田?
然後,被老朱發現,或是被燕王知道,直接將他們抄家滅族?
當然,最重要的是,按照北平府的發展,哪怕是遇到災年,那些農戶們,還會與以往一般,為了幾口吃食,就任由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