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安微微一笑,淡聲問道:“誰說製糖便一定需要甘蔗?”
這話一出,胥運與莊廣兩人先是一愣。
隨即,便直接瞪大眼睛,滿臉激動。
“郭長史,您是說出除了可用甘蔗製糖之外,還有別的東西可以用來製糖?”
說著,兩人突然想起什麼,再次問道:“郭長史,您該不會準備製作飴糖吧?”
飴糖,也就是麥芽糖,用稻、麥、粟、黍都可製作,算是中原地區最早的糖。
也算是一味中藥。
而製作飴糖的好處便是,只要有穀物便可,可以隨時隨地製作。
只不過,飴糖黏糊的,裡面有一半都不算糖,也沒有蔗糖甜,更沒有蔗糖好吃。
很多富貴人家都喜歡吃蔗糖。
不過,飴糖可不能新增進火藥內,因此郭安緩緩搖頭,“咱要用一種甜菜來製糖。”
“甜菜?”
胥運與莊廣兩人直接瞪大眼睛,滿臉激動的盯著郭安問道:“敢問郭長史,不知何種甜菜竟然可用來製糖?”
要知道,自從人們學會用甘蔗蔗糖之後,數百年來,不知有多少人都用別的植物試過用來製糖。
可惜,至今還是隻有甘蔗可用來製糖。
要是郭長史真可再尋出一種植物來製糖,那燕王府豈不是直接發現了一座金山?
郭安說道:“糖蘿蔔。”
“糖蘿蔔?”
胥運與莊廣兩人,都不由微微皺起眉頭。
“郭長史,此種蘿蔔在何處生長?”
郭安說道:“寧夏、涼州、或是遼東等地。”
還真有?
胥運與莊廣臉色一喜,急忙問道:“敢問郭長史,不知那糖蘿蔔長什麼模樣?可就是叫糖蘿蔔?”
“咱也不知。”
這個時候,那種糖蘿蔔叫什麼名字,郭安還真的不知道。
微微思索下,便說道:“爾等可先派人前往陝西、遼東這些地方,給咱去搜尋。
一種長的像是蘿蔔,但埋在土裡的根莖卻是紅色的小圓疙瘩。
如今到了十月份了,正好是這些糖蘿蔔收穫的季節。”
“是,郭長史!下官親自前去……”
胥運與莊廣兩人應了一聲,便準備前去尋找郭安所說的糖蘿蔔。
郭安再次囑咐道:“爾等記住,糖蘿蔔是咱起的名字,爾等不可用此名去尋找,就用紅蘿蔔之名去尋找。”
“是,郭長史!”
兩人應了一聲,急匆匆而去。
至於兩人能不能找到,郭安絲毫不擔心。
現在的燕王府最是不缺錢與人手。
而且,因為羊毛作坊與棉衣作坊的緣故,燕王府的與山西、陝西、遼東這些北方地區的關係更是親密許多。
可以說,哪怕是燕王府想要在這麼大的北方三省尋上一隻三條腿的蛤蟆,都能找到。
……
又是幾日後。
那位山西壺關的杜斆,杜致道老先生終於來到北平府。
朱棣親自帶著朱復、郭安,還有道衍和尚親自迎接。
另外,這幾日匯聚在北平的一眾讀書人,也都自發出來迎接。
甚至是,就連郭父與劉微遠幾人也都出來相迎。
可謂是場面浩大。
不過,讓郭安放心的是,那位杜斆老先生不知是因為性子原因,還是年紀大了,進入賢者時刻。
不管是面對誰,都是十分和氣。
甚至於,在聽到朱棣對書院的種種要求,杜斆也都面帶微笑的應承下,哪怕自個手下被塞進來一個和尚當司業。
杜斆也都沒有絲毫不愉。
而今秋收已過,書院建成,祭酒、司業兩大書院主管都就位。
書院正式招生。
啟蒙有啟蒙的學堂,書院有書院的學堂。
短短十日,書院便招收下三百個蒙學子弟,至於正式求學的子弟,則是達到了五百人。
基本上,整個北平府七縣四州的讀書人都來了。
每天,書院門外便是車水馬龍。
至於燕王府的各個吏役、還有宛平、大興、通州等附近州縣的吏役每天隔十天,便都會換上一批。
而金忠每天,也都帶著十幾個見習書吏,在書院周圍施工建造房屋。
而在書院的藏書樓內,每天也都坐滿了一個個書院學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