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劉師厚便再次看向上方的朱棣,滿臉謙卑與惶恐。
“燕王殿下明鑑,外臣乃是真心仰慕中原儒家文化,真心喜愛燕王殿下府上的透明玻璃、水泥等神物。”
一旁,鴻臚寺右少卿眼皮直跳,他總感覺這件事有些超出了他們的掌控。
不過,還未等鴻臚寺右少卿畢文熺開口,郭安便怒罵道。
“無恥乞輩,爾高麗外藩仰慕中原儒家文化,學我中原文化,可交了束脩?”
“爾等高麗國王與君臣,可前來我大明祭拜了我中原孔孟等諸儒家聖人?”
“不告而取謂之竊!爾高麗自稱學我中原儒家文化,難道沒學過此言?”
“再者,爾高麗藩國仰慕儒家文化,與我燕王府何干?我燕王府上上下下,數百匠戶研製出的玻璃、水泥之物,憑什麼要賜予你高麗藩國?
尤其是冬天種植出蔬菜之技術,更是我燕王府不傳之秘,任何人任何勢力想要得到那技術,要麼花錢購買,要麼用同等價值之物換取?
爾等區區高麗外藩,哪來的臉皮子,張嘴就想乞求我燕王殿下將此些神物賜予你高麗?”
“高麗使臣劉師厚,要是有一些鼠輩不交束脩,便偷學了宗主國的知識文化。
然後,這些鼠輩還數百年一直不滿足,經常用他們家中一些不值錢的玩意,送到宗主國,然後換取宗主國值錢的東西。
宗主國寬宏大量,並沒有過多計較。
但是,這些鼠輩一直不滿足,最後看到宗主國出現好的物件了,便派遣厚著臉皮去索要?
要是遇到這種鼠輩,你覺得該如何懲治他們?”
聽此,劉師厚再也裝不下去,眼中閃過一絲陰沉,隨即便是滿臉恭敬的說道。
“這位上官誤會了,我高麗國乃是對大明最忠心的藩國,我高麗國雖國小,但為了向大明表忠心,我高麗國王每年都會派使臣向大明朝貢!
大明皇帝陛下還向我高麗國頒賜了明朝的冠服、樂器、《洪武三年大統歷》、《六經》、《四書》、《資治通鑑》和《漢書》、《朝賀儀注》等典籍,因此並不算偷學。”
“伱無需狡辯,早在盛唐之時,爾等便開始偷學我中原儒家文化。而今,我大明皇帝心慈,不忍我這種激憤官員斥罵爾等,才賜予的這些典籍。”
郭安冷笑道:“只是,我大明皇帝陛下卻是怎麼也沒想到,他的善舉竟然讓爾等誤以為我大明心善。
這幾年,爾等高麗國窮的過不下去,便貪圖我大明每次給爾等使臣帶回去的錢糧與布匹等物件,爾等高麗國王從每年一次朝貢,增加到每年三次朝貢?”
劉師厚憤然道:“這位上官之言完全是在汙衊我高麗國王,下官定會向大明皇帝陛下上奏狀告!”
郭安滿臉譏諷:“要是本官有哪句話是捏造之言,你隨時都可向陛下狀告。
但是,本官可是記得,我大明皇帝陛下曾向爾等高麗國王下旨,每年只需朝貢一次便可!
結果,爾等高麗國王貪心不足,仍是每年三次?
甚至,僅僅只是朝貢五十匹貢馬,中途還能死上兩匹,最後還準備欺瞞我大明皇帝陛下,將兩匹私馬補為貢馬,以補足五十匹之數來欺騙我大明皇帝陛下……”
劉師厚臉色鐵青,連忙看向上方的朱棣。
“燕王殿下,外臣乃是大明附屬國使臣,不應受此侮辱!”
朱棣輕笑著回道:“爾多想了,郭卿所說這些事情,本王也都知道,郭卿並無胡說。”
劉師厚瞪大眼睛,不敢相信這位燕王竟然如此對待他。隨即,連忙轉身朝著一側的鴻臚寺右少卿畢文熺看去。
雖然想笑,但畢竟此刻還是盟友,畢文熺起身,緩緩朝著朱棣拱手行禮。
“燕王殿下明鑑,我大明乃是禮儀之邦,而高麗使臣乃是為我大明朝貢而來,因此不應得到如此對待。”
朱棣並無理會畢文熺。
對面,燕王府一眾官吏都是滿臉不喜。
郭安直接懟道:“畢少卿之意,是有厚顏無恥之鼠輩來到你家中,你好吃好喝以禮相待。結果那鼠輩張口就要你家中寶物,你畢少卿也應滿臉嬉笑的將你家中之寶物送給那鼠輩?”
畢文熺眼中閃過一聲惱怒,沉聲道:“郭長史需要胡言,本官絕無此意。”
郭安是毫不留情面,“那畢少卿教導我家燕王殿下之言,不就是此意?如若不是,還請畢少卿解釋一番?”
“這……燕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