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都御史陳瑛彈劾定國公郭安!
郭安還不知道呢,曹國公李景隆便先站出來,給定國公郭安開罪?
陛下直接斥責右都御史陳瑛,甚至還列出陳瑛的罪名?
陳瑛早已失去了陛下的寵信?
陳瑛才是真正的跳樑小醜?
一眾武官與勳貴,都瞪大眼睛,滿臉興奮的在朱棣與陳瑛等人身上,看來看去。
而證人王老七,則是一臉呆滯,這情景和當初告他的不一樣!
“陛下為何如此冤枉微臣啊!”
反應過來之後,陳瑛臉色漲紅,滿是委屈,梗咽道:“微臣的得人才入太學,又蒙太高祖皇帝厚愛,被擢升監察御史。
隨後,又委任山東按察使司,治理山東百姓。
微臣自幼飽讀聖賢書,曉得仁義道德大義,被太高祖皇帝這般厚愛,微臣一直以來,都是兢兢業業,如履薄冰,為的是不敢辜負太高祖皇帝聖恩。”
“洪武年間,貪官汙吏盛行,太高祖皇帝抓了多少貪官汙吏,微臣都是以清正廉潔之名來避免牢獄之災,哪怕是錦衣衛那些鷹犬,也查不到微臣絲毫證據。
甚至有一次,他們還想栽贓陷害微臣,都沒有找出任何陷害之處……”
越說,陳瑛越是覺得自己是一個大清官,不由直接昂起首,直面朱棣,一臉正氣凜然。
“那定國公郭安是可給陛下賺錢,也會拍馬屁,還是陛下的從龍之臣,陛下寵信此人也算正常。
但是,此人無才無德,在安南濫殺無辜,在京師,囂張跋扈,肆意毆打朝廷官員。
甚至,儀仗著有幾分匠造之才,將軍山工坊後面還有陛下撐腰,更是黑了心的賺錢,一輛馬車便要價上八百兩銀子……
他賺這般黑心錢財,有辱郭太史之清名啊!
陛下,天下士紳商賈害怕陛下,他們不敢招惹那定國公郭安……”
“但是,微臣乃是讀書人,更是大明都察院御史,是大明言官,絕對不會容忍此種佞臣待在陛下身旁,來禍害我大明。
陛下若是因寵信此佞臣,便想要拋棄微臣,甚至凌辱微臣……好道是,君乃君父,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但是,臣身為大明言官,還是都察院御史,哪怕是死,也要彈劾此奸賊!”
上方,朱棣聽的滿臉鐵青。
而朝中一眾文官,則是眼中異彩閃爍,還有人默默垂淚,他們都苦定國公郭安久已。
“陳公高義啊!”
“是啊……”
聽此,陳瑛心中受到極大鼓舞,聲音更大。
“陛下,微臣也知,朝廷缺錢,大明缺錢。
但是,治理天下,並不僅僅依靠銀錢,還需要教化天下百姓,選賢用能,輕徭薄稅……
若是陛下還要寵信那定國公郭安,從而拋棄微臣,微臣甘願引頸受戮!
只是,微臣悔恨啊,恨沒有早點發現定國公郭安此佞臣真面目,恨早在太高祖皇帝之時,便上奏彈劾其人,除掉此人……
若是微臣的頭顱,可以讓陛下幡然悔悟,讓陛下知曉當以江山社稷為重,微臣也就死得其所了啊……”
這一番話,慷慨激昂,算是說到了很多官員心中。
當下,便有官員出列,滿臉憤憤。
“還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明察秋毫,不可包庇佞臣啊!”
“是啊,陛下,陳公如此深明大義,豈是那種排除異,肆意誣陷之人?定是那些錦衣衛不知收了定國公什麼好處,捏造證據來誣陷陳公,還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派遣有司重新查探!”
“還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為……”
上方,朱棣頓時怒不可遏,他早就知道,這些文官的口舌之厲,但是卻沒想到,這些文官居然可以這般顛倒黑白。
不過,幸好,他早就已經讓錦衣衛,將陳瑛所做惡事,都給調查的清清楚楚。
因此,這會還有一絲理智。
甚至,眼眸深處,還有那麼一些期待。
不知這些正氣凜然,振振有詞的官員,在看到證據之後,不知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嘴臉。
而這會,下方的陳瑛徹底不慌了。
他就知道,在面對定國公這個勳貴,朝中眾多的官員哪怕是平日看他不順眼,也會支援他。
哪怕是陛下真的掌握了一些證據,那也是錦衣衛栽贓陷害的他!
他也可以翻案!
越想,陳瑛心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