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驚詫。
滿大街的百姓,居然都在說著大明官話,雖然還有些奇怪的聲調,但確實是大明官話。
而且,在這座城池的一眾鋪肆上方的招牌,也全部都寫著大明文字。
要不是知道,他們明確來的是高麗那個蠻夷小國,他們都會懷疑,他們來到的是大明的某一座府城內。
甚至,這座城池貌似比大明的府城,還要繁華。
人來人往的商販馬車,還有在大街上歡聲笑語,跑來跑去的孩童,每一個百姓看到他們身旁的那一眾燕國官員,一個個也都充滿尊敬。
蹇義可以肯定,那些眼神是尊敬,而不像是在大明,那些百姓對那些官員們的驚懼!
難道,這些官員將燕國治理的,比大明他們這些官員還要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
但是,這裡曾經可是高麗蠻夷小國,怎麼可能?
在蹇義等人滿心驚詫的胡思亂想著,他們一眾人便已經進入一座氣派宏大的衙門之中。
落座,上茶。
一眾人又是寒暄幾句之後,金忠與尚可週等人,便看向一旁的孫恪。
孫恪心領神會,朝著蹇義拱了拱手,道:“不知蹇公此次前來燕國,可是陛下有何吩咐?”
蹇義連忙回禮,隨即便說道:“蹇某現為大明吏部左侍郎,奉陛下之命,前來燕國,察校諸公以及燕國一眾官員績效,擢升二十名官員,前去朝堂與雲南、福建等地為官!”
“陛下要我等前往大明?”
金忠與尚可週等人一怔。
“正是!”
蹇義緩緩點頭,隨後看向身側一校尉。
那校尉從懷中掏出一信件,遞給金忠。
“金公,此乃定海侯給諸位信件!”
“定海侯?”
金忠與尚可週等人臉色一喜,連忙接過信件,看了起來。
越看,眼中喜色越濃。
“居然是太子殿下給陛下上奏,擢升我等燕國官員回大明!”
“陛下沒有忘記我等啊!”
“殿下英明,陛下聖明啊!”
而這些人之中,只有兵部尚書孫恪與禮部尚書席賢敏不為所動。
他們一個為被朱元璋流放出來的罪人,一個為高麗權貴,不被罷黜便已經燒高香了,根本沒有一絲調回大明的希望。
看完之後,金忠便朝著蹇義問道:“不知蹇公如何察校?”
本來,在來之前,蹇義只是想走一個過場,反正他不管怎麼察校,都要從燕國調回二十位官員。
但是,在想到入城之時,他在大街上看到的那些場景,蹇義反倒是來了興致。
“大明京察需考核官員的守、政、才、年、貪、酷、無為、不謹、年老、有疾、浮躁、才弱等任職情況。
雖然諸位為燕國官員,但陛下要擢升諸位進入朝堂,那本官也當恪盡職守,需考核諸位這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