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好,蹇公如此盡職,我等自是不敢不從!”
金忠與尚可週等人哈哈大笑道。
對於燕國的治理,他們不僅自信,心中還頗有一份驕傲。
蹇義滿意的點了點頭,思慮片刻,便問道:“蹇某剛進入此城之時,便觀大街整潔,沒有什麼汙穢之物,而所有燕國百姓所穿、所用、所言、所寫……種種,皆為我大明之物,不知這些百姓是原高麗之人,還是從我大明遷徙而來的百姓?”
聽此,金忠與尚可週等人都是淡淡一笑,眼中滿是自豪。
儒家最早之時,孔聖人告訴過他的弟子,應有教無類。
但是,隨著儒家的發展,到了漢朝,儒家便想要教化所有人,不僅民間百姓要接受他們儒家思想教化,哪怕是君主,也要接受他們的思想教化。
於是,從漢朝開始,儒家讀書人在思想教化上的執念,便是越來越深。
不過,哪怕儒家那些大儒如何努力,他們都只是在中原大地進行思想教化。
至於超出中原大地的北方韃子,還有東邊的高麗、倭國,則是沒有任何進展。
而現在,他們這些僅僅只是秀才、舉人功名的儒家讀書人,則是成功在高麗國開展教化,甚至現如今高麗國有一半的百姓,都在接受他們的教化!
因此,哪怕是面對著蹇義這個大明朝堂吏部左侍郎,他們仍是絲毫不怯。
“好教蹇公得知,此燕國國都開城,原先只有九萬人口,隨著我等治理此地,此地現如今已有十六萬人口。
其中,我大明官吏武將商賈者,只有一萬六千萬人,剩餘十四萬人之中,有三萬為新出生孩童,其中兩萬為我大明人的種,剩餘一萬孩童為燕國百姓的種……”
“而現在,開城內十六萬人,以言我大明言、寫我大明字為榮,至少有兩成燕國百姓,可寫我大明文字,八成百姓,可在日常生活中,用我大明言語交談……
至於食物、衣裳、書籍,皆是從我大明運來之物……”
“兩成?這怎麼可能?”
聽此,不由滿臉驚疑。
“諸位可知,我此次代表著陛下,諸位若是有一絲誇大事實,便有欺君之嫌?
哪怕是在大明,會讀書識字之人,恐連一成都沒有!”
金忠神色一正,一臉傲然道:“還請蹇公放心,此事一查便知,我等絕對不屑在此事上弄虛作假!”
“可是,這怎麼可能啊?”
蹇義仍是滿臉不敢置信,忍不住看向一旁的孫恪。
孫恪緩緩點頭。
蹇義瞬間瞪大眼睛,“諸公是如何做到的?”
“此事簡單矣!”
金忠一臉淡笑。
蹇義眼角微微抽搐。
金忠繼續道:“當初,陛下還是燕王之時,因那高麗王王禹敢戲耍陛下,出爾反爾,陛下攻下開城。
隨即,便以長史策略治理高麗,也就是現如今的定海侯。
在高麗,允許我大明燕山衛兵卒娶高麗女為妾,給其特殊待遇,制定身份銘牌,給高麗人送大量的大明啟蒙書籍……並通告開城,所有人日後皆要說大明官話,誰若是學的最快,還有獎賞……”
“竟是如此?”
聽完,蹇義不由再次瞪大眼睛,滿臉震撼。
“那位定海侯居然有如此治國之才?”
“這是自然!”
金忠微微點頭,隨即便有些驚詫的看向蹇義。
一旁,尚可週與常過庭等人,也都有些怪異的看向蹇義。
身為吏部左侍郎,居然不知侯爺之才?
那位侯爺在藏拙?
蹇義心中一稟,隨即便再次問道:“不知燕國如今有多少州縣?百姓幾何?每年收稅糧幾何,稅錢幾何?商稅幾何?斷案几何?……”
尚可週朝著蹇義拱了拱手,道:“回稟蹇公,如今燕國有七十一州,三百二十一縣,百姓五十一萬戶,二百四十餘萬口,今年可收稅糧一百三十萬石,稅錢預計五百六十萬錢,商稅三十五萬兩銀子……”
“如此之多?”
蹇義再次瞪大眼睛。
他雖然是吏部左侍郎,但也知道一些大明稅糧與稅銀的情況。
哪怕是距離京師最近的寧國府、太平府、湖州府這些,百姓雖然不輸於燕國,但是,在稅糧與稅銀之事上,卻是不及燕國的一半。
雖然京察為四格八法,但稅銀與稅糧則是佔據最主要地位